- 使用场景
- 吮痈一词常用于文章、演讲、辩论等场合,强调对于错误行为的纵容和迁就是不可取的。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对于不良现象视而不见、纵容着的人。
- 例句
- 1. 作为领导,我们不能吮痈,而应该坚决批评和纠正错误行为。2. 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能吮痈,而应该积极参与改变。
- 基本含义
- 吮痈是指舔舐疮痈。比喻对于坏事、恶劣现象等不但不加以批判,反而迎合、纵容。
- 基本解释
用嘴吸痈疽的脓血以祛毒。《汉书·佞幸传·邓通》:“ 文帝 尝病痈, 邓通 常为上嗽吮之。”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及太中大夫 邓通 ,以佞幸吮痈疡癑汁见爱,拟於至亲,赐以 蜀郡 铜山,令得铸钱。”后遂用为卑鄙媚上的典实。 唐 薛奇童 《拟古》诗:“吮痈世所薄,挟纊恩难顾。”
- 延伸学习
- 吮痈是中国成语中的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其他成语也可以学习和了解,比如“揠苗助长”、“画蛇添足”等。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不能吮痈,而应该勇于批评和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吮痈,而应该积极参与改善校园环境。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良现象,我们不能吮痈,而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改革。
- 故事起源
- 吮痈一词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韩策一》中的一个故事。据传,韩国有一位名叫韩非的智者,他曾经对韩国的国君说:“君主治理国家,就像医生治疗病人一样,不应该对错误行为纵容和迁就,而应该勇于批评和改正。”这个故事通过吮痈这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于错误行为纵容的不当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吮痈”联想为舔舐痈疮的行为,从而形象地理解为对于错误行为的纵容和迁就。
- 词语结构
- 吮痈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吮”和名词“痈”组成。
- 详细解释
- 吮痈一词源于古代医学,痈指的是皮肤化脓的疾病,吮指的是用舌头舔舐。成语吮痈比喻对于坏事、恶劣现象等不但不加以批判,反而迎合、纵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于错误行为的纵容和迁就,暗示应该勇于批评和改正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