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理国的词语解释
理国的意思
拼音:lǐ guó    注音:ㄌㄧˇ ㄍㄨㄛˊ
使用场景
理国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领导者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责任。可以用于政治、历史、社会等方面的讨论和写作中,特别适用于描述国家领导者的能力和责任。
例句
1. 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他必须具备理国的能力和智慧。2. 古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理国治政,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基本含义
指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
基本解释

(1).治理国家。《管子·问》:“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审忠 ﹞上书曰:‘臣闻理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故 舜 有五臣而天下理。’”《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理国之道,莫若安民;劝课之规,宜从薄赋。”
(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国家。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大凡乱国多,理国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了解古代君主如何理国治政,以及不同时期的治国策略和理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能够理国的总统。2. 初中生:领导者的责任是理国,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3. 高中生:理国需要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4.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理国的能力和胸怀。以上是关于成语“理国”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理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中。据史书记载,鲁国的宣公十年,宰相管仲在朝廷上被问及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时,回答道:“理国者,无他,必以礼。”这句话意味着治理一个国家必须以礼为准则,即依法治国、依礼治国。从此,理国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领导者站在高处,手持一把扫帚,正要开始理理国家的事务,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理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理”为动词,表示动作;“国”为宾语,表示行为的对象。
详细解释
理国是由“理”和“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理”意为治理、管理,“国”指国家。理国的含义是指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是指领导者或者统治者负责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0)
诗文中出现“理国”的诗词

纪道德

道,德。清虚,玄默。生帝先,为圣则。

听之不闻,抟之不得。至德本无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虑,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铸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体之者为四海之主,以身弯之者为万夫之特。

有皓齿青娥者为伐命之斧,蕴奇谋广智者为盗国之贼。

曾未若轩后顺风兮清静自化,曾未若皋陶迈种兮温恭允塞。

故可以越圆清方浊兮不始不终,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国

岂不闻乎天地于道德也无以清宁,岂不闻乎道德于天地也有踰绳墨。

语不云乎仲尼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垂万古历百王不敢离之于顷刻。

(0)

新乐府.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閤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悽,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欢。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0)

题郑提学孔明敬斋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

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阱。

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

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

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

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

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

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

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

保家云仍长,理国彊以靓。

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

一谨禦万邪,道涯自孤泳。

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师授分所闻,庶尽人己性。

(0)

寄昭武冯司户

朝解白鹄袍,夕投武阳垒。

武阳众盗区,风传骇妻子。

六月日癸亥,一书满三纸。

具言五月初,独宿钟石邸。

胁从在所矜,渠魁固无几。

仰凭天子威,肃导使君指。

豁达生路开,掷剑秉锄耜。

始如浮釜鱼,终如慕膻蚁。

游骑从何来,使我颜有泚。

幸逃食其烹,犹存汉家体。

黄巾与绿林,往昔殊僣拟。

陆梁能几时,寸戮而已矣。

理国若理身,虑我不虑彼。

溃痈复何难,实恐元气毁。

江闽五十邑,荆棘五千里。

我农失种穫,我士乏储峙。

捕招两悠悠,分明养彪兕。

顷予参此军,忽忽逾一纪。

素飧歌伐檀,居前愧扬秕。

坊闾俨在目,煨烬空遗址。

使君君子儒,规摹用诗礼。

军势李晟孤,国事贾生耻。

蛟龙无波涛,胡能制蛇虺。

谁谓曹掾卑,伟矣天下事。

生平报国躯,小节安足死。

南北久瓜分,须君混文轨。

(0)

彭通伯卫和堂

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

外邪奸其间,甚于寇抢攘。

守护一不谨,乘间敌益勍。

古有黄帝书,犹今六韬经。

悍夫命雄喙,仁将资参苓。

羽衣为其徒,识破阴阳争。

指授别生死,铮然震能名。

道家摄铅汞,肤腠如重扃。

到头关键密,六气无敢婴。

君方建旗鼓,不敢走且惊。

他时櫜吾弓,闭门读黄庭。

(0)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六驯犀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蜷局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