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络石的别名。常绿攀援木质藤本。夏季开花,花白色,有香气。茎、叶、果实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络石》﹝释名﹞引 苏恭 曰:“俗名耐冬。以其包络石木而生,故名络石。山南人谓之石血,疗产后血结,大良也。”
- 基本含义
- 指能够经受住严寒寒冷的考验,形容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
- 详细解释
- 耐冬是由“耐”和“冬”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耐指忍受、抵挡,冬指寒冷的季节。耐冬的基本含义是指能够经受住严寒寒冷的考验,形容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力坚强,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奋斗。
- 使用场景
- 耐冬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中能够坚持下来,不怕困难,不退缩。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坚持努力,不怕苦,不怕累。
- 故事起源
- 耐冬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书·李广传》:“李广耐冬,卒未嘗衣帛。”李广是西汉末年著名将领,他在军队中任职期间,常年征战,经受了严寒的冬季。他为了鼓舞士兵的斗志,自己身先士卒,不怕严寒,不穿暖衣服。这个故事成为了耐冬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耐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耐”和“冬”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一个耐冬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来。2. 这个项目需要耐冬的工作人员,因为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十分辛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穿着单薄的衣服,但仍然能够坚持走完整个冬天,不退缩。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耐冬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耐冬相关的成语,比如“冬泳”、“冬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耐冬的小勇士,每天都坚持早起锻炼身体。2. 初中生:我要学习李广的精神,耐冬冷,勇往直前。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要展现出耐冬的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4. 大学生:在寒冷的冬天,我选择参加冬泳比赛,展现出耐冬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