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天气寒冷、干燥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人或事物经历了困难后变得更加坚强。
- 例句
- 1. 冬天的早晨,霜干的地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2. 经历了一番挫折后,他变得如霜干一般坚强。
- 基本含义
- 指霜冻过后,干燥的地面。
- 基本解释
亦作“ 霜榦 ”。傲霜挺立的树干。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凛然苍檜,霜干苦难双。” 元 杨维桢 《大树歌为冯囦如赋》:“两株老檜挺霜干,青如连弁翘双鼇。”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上有楼阁古松,松乃数百年物,霜榦虬枝,纷披偃盖。”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霜刃未曾试”,意为刀刃没有经过试验还不知锋利,形容人没有经过实践还不知道能力的好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霜干的地面上结冰了。2. 初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意志如霜干一般坚强。3. 高中生:他经历了失败和困难,但他的心灵像霜干一样干净坚强。
- 故事起源
- 霜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鸿雁》中:“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莫莫之乡,谓言希声。谁能云云,维予独行。霜之哀矣,百卉具腓。”其中“霜之哀矣”指的是霜冻后草木凋零,地面干燥,也可理解为经历了寒冷后的坚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霜干”与寒冷的天气和干燥的地面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详细解释
- 霜干是指经过霜冻后,地面上的水分被冻结并蒸发,使地面变得干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寒冷的天气,也可以比喻事物经历了严酷的考验后变得更加坚强、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