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保重。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
- 基本含义
- 警惕、提醒
- 详细解释
- 戒指是提醒人们不要犯错误的象征,护身符是保护人们安全的象征。戒指和护身符的结合表示通过警惕和提醒来保护自己,避免犯错或遭受危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劝诫他人要警惕、提醒他人注意。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齐国的公子纠因姬姓的妻子不肯给他生儿子,便与一个妾室私通。妾室为了保护自己,戴上了一枚戒指,并告诉公子纠,当他忘记妾室时,戒指就会发光。一天,公子纠在喝醉酒后忘记了妾室,戒指果然发光,使公子纠惊醒过来。从此以后,人们用“戒护”来形容提醒人们警惕、提醒自己或他人。
- 词语结构
- 戒护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的成语,表示通过警惕和提醒来保护自己或他人。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戒护意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2.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对孩子的安全保持戒护之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戒护”这个成语与戒指和护身符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戴着戒指和护身符,提醒自己要警惕和保护自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警惕、提醒相关的成语,如“警惕万分”、“提醒他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戒护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穿马路。2. 初中生:我爸爸妈妈总是戒护我注意网络安全,不要随便泄露个人信息。3. 高中生:考试前,老师会戒护我们要认真复习,不要草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