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磬襄常用于形容两个事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得彼此的优点更加突出,效果更好。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就像磬襄,相互补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磬襄,大家共同努力,才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 基本解释
古人名。掌教击磬钟等乐器,相传名 襄 ,故称。因避世出居海边。事见《论语·微子》。 汉 马融 《长笛赋》:“ 瓠巴 聑柱, 磬襄 弛悬。”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闻道 磬襄 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合作、配合相关的成语,如“齐心协力”、“互助互利”等,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上同学之间的合作就像磬襄,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初中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就像磬襄,老师教学生,学生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高中生:社团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同学们的磬襄,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取得了如此好的效果。大学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在于磬襄,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成年人:在工作中,团队之间的合作就像磬襄,相互协作,共同追求目标。
- 故事起源
- 磬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在攻打秦国的过程中,他的骑兵队伍受到了敌人的重创,士气低落。项羽找到了他的朋友魏公子无忌,请求他派人来帮助自己。魏公子无忌派来了他的妻子魏婴,她骑着一匹白马,手持一面白旗,奔驰在前方,鼓舞士气。她的出现使得项羽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用“磬襄”来形容彼此的帮助和配合。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磬襄”这个成语与项羽和魏婴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魏婴骑着白马,手持白旗,奔驰在前方,鼓舞士气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磬襄是一个动宾式成语,由动词“磬”和动宾短语“襄”组成。
- 详细解释
- 磬,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钟,用于宗庙等场合演奏。襄,辅助,帮助。磬襄比喻事物相互衬托,相互帮助,使得彼此更加显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