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割地求和的词语解释
割地求和的意思
拼音:gē dì qiú hé    
使用场景
割地求和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争斗中的一方为了结束争斗而做出让步的情况。它可以用于讨论国际关系、政治谈判、商业竞争等各种场合。
例句
1. 在这次谈判中,双方终于达成了割地求和的协议。2. 面对战争的威胁,他们选择了割地求和,以保护自己的国家。3. 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多次割地求和,导致领土不断缩小。
基本含义
指在战争或争端中,一方为了终止战争或解决争端,不得不割让领土或做出让步,以求和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割地求和事件,例如中国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领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跟朋友打架后,我们割地求和,互相道歉并和好了。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迫割地求和的情况。3. 高中生:在国际关系课上,我们讨论了割地求和在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应用。
故事起源
割地求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战争和领土争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国在19世纪末的鸦片战争中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割地求和的象征,也是这个成语的起源之一。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割地求和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可以将割地求和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例如鸦片战争中的割地求和。2. 可以将割地求和与战争和和平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理解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割地求和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割地、求和和。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详细解释
割地求和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在争斗中的一方为了结束争斗而做出让步。这个成语源于历史上的战争和领土争端,当一方战败或处于弱势时,可能不得不割让部分领土或做出其他让步,以求和解。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和平与稳定,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
(0)
诗文中出现“割地求和”的诗词

帝京篇

环山负海金汤城,蓊葱佳气连五陵。

阊阖天扉洞然訇,冕旒玉璪真人升。

真人旄钺森崒嵂,虎贲貂蝉侍从出。

屏藩贡使竞拜呼,帷幄重臣参密勿。

甲仗千群出校场,星躔雾旆过长杨。

铁驷神军铜鼓队,佽飞骑士羽林郎。

平生不到帝京路,想见帝京磐石固。

阿房五丈绣旗风,金人十二铜盘露。

帝京崔巍不可名,海若山灵为拱护。

控制寰中朝四夷,隆隆王气曾几时。

校猎犹存票骑部,宿卫犹用阴山儿。

犹忆将军逾雪岭,犹闻戈舰下昆池。

岂道盛衰争一瞬,周游无复穆王骏。

穆王一去昆崙邱,昭王不复汉水舟。

九鼎重轻得轻问,观兵直望周京留。

伊昔太平称全盛,胡越天骄奉吾令。

绝域殊方文教敷,远海重洋玉帛聘。

吾王有道九译通,重熙累洽闾阎庆。

旧事去今未百年,谁知强弱等天渊。

万里神州一线延,东西烽燧生狼烟。

无复铭功上耆连,无复扬威上楼船。

泥马铜驼足痛心,令人悲想云台贤。

可怜肉食无远图,欲施西学为典模。

不击祖生渡江楫,惟画王郎召鬼符。

翎飘孔雀项东珠,朝衣衮衮工步趋。

马前呼驺后除道,时平意气凌千夫。

去年妖氛风鹤警,争欲还山全首领。

老成不去运奇谋,割地求和称存郢。

吁嗟燕云壮士多,大风起兮今奈何。

长安落日无望处,京城如漆高峨峨。

(0)

题京师城门嘲甲午战败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0)

春秋战国门.虞卿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韩郸何所之。

(0)

春秋战国门虞卿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