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进止的词语解释
进止的意思
拼音:jìn zhǐ    注音:ㄐㄧㄣˋ ㄓㄧˇ
使用场景
进止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使用。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上不断进步,不停止努力。你也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上停滞不前,没有进步。
例句
1. 他在工作上一直进止不前,没有任何进步。2. 她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一直在不停地进止。
基本含义
指行动不停,不断进步或者停止不前。
基本解释

◎ 进止 jìnzhǐ
(1) [advance and retreat]∶进退;去留
(2) [behaviour]∶进退举止
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进止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比如进退维谷、进退两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希望能够进止。2. 初中生:他在足球训练中一直不停地进止,终于成为了队里的核心球员。3. 高中生:我一直在努力准备高考,希望能够在进止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我觉得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不停地进止自己的综合素质。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进止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
故事起源
进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孟子的学者,他非常勤奋好学,一直努力不停。有一次,他正在学习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鸟叫声。他停下手中的学习,走出去看了一下,发现有一只鸟正在窝里孵蛋。孟子看到这只鸟不停地孵蛋,心生敬意,并且想到自己也应该像这只鸟一样,不停地努力学习。于是,他写下了“进止”这个成语,用来表达他的学习态度。
记忆技巧
记忆进止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进止这两个字分开记忆,进和止。2. 将进和止的含义进行对比:进表示前进、不断向前,而止表示停止、不动。3. 尝试将进止与一个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比如想象一个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在前进,不停止。
词语结构
进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1).进退。《吴子·治兵》:“ 武侯 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文愍 召起,道经 嘉禾 ,以书致先生与决进止。”《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迴翔进止,从容如意,不及飞鸟之属。”
(2).举止;行动。《汉书·薛宣传》:“ 宣 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声气雌弱,进止质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江 东朝贵,侈於矜尚, 见 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 清 侯方域 《南面试策三》:“儒臣之进止有常度,不若宦寺之卧起而无间也。”
(3).意旨;命令。《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 之推 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突厥 之报帝书也,谓使人曰:‘ 唐公 若从我语,即宜急报,我遣大达官往取进止。’” 唐 王勃 《与契苾将军书》:“谨遣舍弟 勛 往,面取进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惊逐之顷,虎去而人不伤,今完善在舟,希示进止。子婿 裴越客 百拜。”
(4).指圣旨。《新唐书·则天皇后纪》:“ 高宗 崩,遗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 天后 进止。”《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 泌 ( 李泌 )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 胡三省 注:“自 唐 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0)
诗文中出现“进止”的诗词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

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馀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交用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0)

洛神赋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

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脩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0)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峕进止,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0)

乐府古题序.忆远曲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

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饭。

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

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

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

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君今夜夜醉何处?

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

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

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0)

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

此身未有生,天地本无此。

忽此从何来,天地遗渣滓。

渣滓一归尽,飞奔尽停已。

复得还自然,斯乃造化理。

逍遥无何乡,庸非所居里。

奚以系戚欣,随化为进止

渊明千载心,先生会深旨。

栗里与梅峰,相望咫尺里。

白杨多悲风,黄壤多蝼蚁。

此自伤世情,先生本无已。

(0)

形影神诗三首·其三神释

由我成汝形,形立影恒随。

朕兆匪无因,合离信有时。

三一理同然,各各不相期。

汝无遗景意,我岂逐汝摧。

进止终当无,胡为更徘徊。

汝常为我役,亦复生我悲。

稔知不长存,彭殇空尔为。

善恶吾自悉,讵为一身贻。

生死谁去来,大冶将同归。

面目安有穷,万化犹若斯。

只今鉴顾閒,任性齐灵皮。

卷舒从所欲,作起毋暂违。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