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有高尚品德、谦虚谨慎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学者、领导者等具备高尚品质和谦虚态度的人。
- 例句
- 1. 他一直以廉逊的品德和谦虚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2. 这位领导者被誉为廉逊的楷模,他不仅有高尚的品德,而且十分谦虚。
- 基本含义
- 指人品高尚、廉洁自律,谦虚谨慎。
- 基本解释
逊让。《晋书·刘寔传》:“以世多进趣,廉逊道闕,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臣与 公著 同被召, 公著 固辞得请,而臣独就职,是 公著 廉逊而臣无愧耻也。”
- 延伸学习
- 廉逊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廉逊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廉逊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一个廉逊的人,她总是告诉我要谦虚待人。2. 初中生:老师教导我们要学习廉逊的精神,不要贪图虚荣。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向廉逊的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平津侯吴起因为深得魏文侯的宠爱,而有机会成为魏国的宰相。但吴起却谦虚地推辞了这个职位,表示自己不如荀子,因此被称为“吴起廉逊”。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廉逊”拆分为两个字,“廉”和“逊”,并逐个理解记忆。廉洁自律的“廉”字,可以联想到廉洁的形象;而谦虚谨慎的“逊”字,可以联想到人低调、不自负的态度。通过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廉逊是由“廉”和“逊”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廉”指廉洁、清廉,指人品高尚,不贪污受贿,不贪图私利;“逊”意为谦虚、谨慎,指人谦虚有礼,不自负自大。因此,“廉逊”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谦虚谨慎,不贪图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