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梅公的词语解释
梅公的意思
拼音:méi gōng    注音:ㄇㄟˊ ㄍㄨㄙ
基本解释

指 汉 梅福 。 晋 陆云 《登遐颂·梅福》:“在 汉 之衰,頽火炎精。 梅公 指景,有皇遗形。” 宋 陆游 《梅子真泉铭》:“ 梅公 之去 汉 ,犹 鴟夷子 之去 越 也。”参见“ 梅福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以养梅花为爱好,专心致志,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追求自己的理想。
详细解释
梅公是由“梅”和“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梅是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贞不屈,不畏寒冷。公指的是有地位、有权威的人。梅公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兴趣爱好,不受外界干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能够坚持不懈,不被困难打败。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专注于自己事业或兴趣爱好,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成功。
故事起源
梅公这个成语起源于宋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宋代文人陆游养梅十分爱好,他专心致志地养梅花,不受外界干扰,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人们用“梅公”来形容他。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是个梅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不受外界诱惑。2. 她是个梅公,整天都在琢磨自己的研究课题,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冬季开花的梅花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梅花在寒冷的冬季开放,象征坚贞不屈,不畏寒冷。梅公也是一个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不受困难和诱惑打败。可以将梅花和梅公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梅花相关的文化和传统,如梅花诗词、梅花画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来深入了解梅花的美丽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是个梅公,每天都专心致志地工作。2. 初中生:她是个梅公,每天都练习钢琴,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3. 高中生:他是个梅公,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受困难打败。4. 大学生:她是个梅公,专注于自己的学业,不受其他诱惑。5. 成年人:他是个梅公,一心追求自己的事业,不受外界干扰。
(0)
诗文中出现“梅公”的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十九

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0)

游梅仙山

白云在深山,山深转空翠。

古木凌飞烟,丛竹亦森䆳。

梅公隐何时,汉道昔云季。

当其抗言时,鼎镬宁足畏。

一斥眇何所,去作南昌尉。

兹山信超旷,盘郁多佳气。

幽栖亦何为,岂不以我贵。

一朝变姓名,挂冠从此去。

亲旧相太息,妻子不知处。

余亦肮脏人,误触当时讳。

见几苦不早,抚已有深愧。

永愿谢尘缘,长往从我志。

(0)

题明秀亭

漓江东过昭州城,城边虚敞明秀亭。

昔人创意岂云偶,爱此水秀山光明。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

万劫金钟古殿荒,千寻玉井沈波冷。

往年城市连江居,即今郊野无村墟。

凄凉三县赋役少,寂寞孤城楼橹虚。

我曾十年摄其守,防虞听事重营久。

几番舟楫重经过,屈指年华数来九。

髦倪见我重伤神,繁华一去如浮云。

府公俱是豪俊客,谓当鼓舞新斯民。

青云飘风惜时晚,白日留顾下邱坂。

何人为我呼梅公,山头啼鸟山花红。

一杯磊落浇心胸,写诗作向临江风。

(0)

和公仪赠白鹇

梅公怜我髭如雪,赠以双禽意有云。

但见寻常思白兔,便疑不解醉红裙。

吟斋虽喜留闲客,野性宁忘在岭云。

我有铜台方尺瓦,惭非玉案欲酬君。

(0)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馀。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锄。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0)

哭梅圣俞

诗行于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

文辞感激多所忧,律吕尚可谐鸣球。

先王泽竭士已偷,纷纷作者始可羞。

其声与节急以浮,真人当天施再流。

笃生梅公应时求,颂歌文武功业优。

经奇纬丽散九州,众皆少锐老则不。

翁独辛苦不能休,惜无采者人名遒。

贵人怜公青两眸,吹嘘可使高岑楼。

坐令隐约不见收,空能乞钱助饙馏。

疑此有物司诸幽,栖栖孔孟葬鲁邹。

后始卓荦称轲丘,圣贤与命相楯矛。

势欲强达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

李杜亦不为公侯,公窥穷阨以身投。

坎轲坐老当谁尤,吁嗟岂即非善谋。

虎豹虽死皮终留,飘然载丧下阴沟。

粉书轴幅悬无旒,高堂万里哀白头。

东望使我商声讴。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