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倒持”来形容某人的观念或行为出现了错误,或者某人把事物的重要与次要顺序颠倒过来的情况。
- 例句
- 1. 他的观点完全倒持,根本不符合事实。2. 这个人常常倒持,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 基本含义
- 指颠倒持握,比喻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 基本解释
见“ 倒持泰阿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倒持”相关的成语,如“本末倒置”、“黑白颠倒”等,了解更多关于颠倒是非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把问题倒持了,把答案写在了题目上。2. 初中生:老师说的话他倒持了,把重点放在了次要的地方。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结构倒持了,把主题放在了最后一段。4. 大学生:他的观点倒持了,完全颠倒了事实的真相。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在楚汉相争的战争中,刘邦派遣刘贾去劝降项羽,刘贾却向项羽献计,让项羽以为刘邦要降服于他。项羽信以为真,立即派人去找刘邦,结果却被刘邦的人给杀了。刘邦知道后,非常愤怒,说:“刘贾倒持一方,以为我要降服于他。”从此后,人们就用“倒持”来形容本末倒置、颠倒是非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倒持”与颠倒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手里拿着东西,却将其颠倒过来,形成一个强烈的印象。
- 词语结构
- 动词短语,由“倒”和“持”组成。
- 详细解释
- 倒持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倒”和“持”组成。倒持意为颠倒地持握,形容本末颠倒,把事物的重要与次要、先后顺序颠倒过来。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认识出现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