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天门洞的词语解释
天门洞的意思
拼音:tiān mén dòng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和人物。
例句
1. 他的心胸宽广,真是个天门洞。2. 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天门洞。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胆量大,能容纳很多事物。
基本解释

 天门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园264年),嵩梁山千美峭壁轰然洞开,玄朗如门,吴王视为吉祥,亦由此改称天门山,下置天门郡。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这一胜景,吸引着历代帝王官臣、隐贤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来探访游赏,历经世代累积,形成了天门山独特厚重的“天文化”。“天门吐雾”、“天门霞光”被人誉为举世罕见的景象奇观。

位于市城南8公里,是一座四面绝壁的台形孤山。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之一,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东吴永安六年(公园264年),嵩梁山壁中开,南北洞澈,玄朗如门,吴景帝认为是吉祥之兆,遂更名为天门山,并为此专设天门郡。天门山海拔1517.9米,山顶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东面绝壁有一巨型溶洞,南北贯通透明如门,此洞谓之--天门洞,天门山由此而得名。天门山东领笔架山,西扼七星山。十六峰环列左右,绵延数十里,如一道天然屏障。至于天门奇景,古人有赞:永定胜状,在天门山一山。故今人称天门山为武陵之魂。天门山下,有澧水发育,切开山下谷地,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10公里之内,差高1300多米,造就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天门山由于人迹罕至,林木茂盛,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之地。主要动物有山鹿、猕猴、野猪、狐狸、山羊、米猴、独角兽、穿山甲等数十种。其中体小善跳,仅三四寸高的米猴和形体如小黄牛的独兽尤为罕见。天门山寺历史悠久,为历代名士隐居之地,至今山上多有文物、古迹,如寺庙、古、碑刻等,虽历经沧桑,但旧貌新颜,仍可供人猎古钩沉。天门山主要景点有峡洞、天门洞、天槽瀑布、天门山寺、云梦绝顶等10多处。

天门洞是天门山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景点,它位于天门山山体的中上部,海拔1300米,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

天门洞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象变化万千,似明镜似天门镶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终年吞白云吐紫雾,渲染着神秘莫测的气氛而更显出尘脱俗,正所谓夺尽天地之造化,藏尽天地之玄机,而成为千古难解之谜,寻寻觅觅,终是难解。置身其间,宛如入身天宫帝阁一般,大有“我欲乘云仙飞去,直入九霄揽乾坤”之感。“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元朝的著名诗人张兑曾这样赞叹,磅礴的气势由此可见。

1700多年来,这一道奇绝天下的胜景吸引着无数的探访者趋之若鹜。特别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驾机穿越天门洞,在全球引发了轰动效应,收看现场直播的观众达到8亿之多。

或遇有阳光明媚的清晨或傍晚时分,站在天门洞外云天相接处偶尔会出现仙界奇观,只见七彩霞光穿洞而出,紫气冲天,环绕峰岚,犹如佛光普照大地,吉祥降临人间。“玄古之时,有土人见霞光自云梦出,紫气腾绕,盈于洞开,溢于天合,以为祥瑞,肃而伏地以拜之。”这是有关于天门霞光的具体景象描述。更有传说这样记载,七八十年前,站在张家界市区河边的南码头可以清晰地看见雄奇壮观的天门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举目见山而不见洞了,欲观望这一胜景则要到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桥,这就是天门六迷之一的“天门转向”之迷,它为天门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和色彩。

还有奇者,天门洞内一年四季总是雨珠满空飘洒,这就是传说中的天门洞“梅花雨”。这雨点清凉甘甜,是吉祥的象征,相传谁要是用口接到四十八滴梅花雨,就能变成神仙。

由于天门山是张家界最高海拔的山峰,是张家界的文化圣地,古往今来被“尊为湘西第一神山”,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而天门洞是这通天的唯一门户,跨过“天门坎”经过天门洞就可直达天堂,它夺天地之造化,接万象之灵气。相传每逢天地阴阳轮回之时,总会有诸多苦难降临人间,这时人们便到此朝天而拜,祷告上苍,祈求上天赐福。1997年我国著名歌手李娜正是在此顿悟人生真谛,后遂剃度出家。由此可见天门洞包涵了天堂众仙的神圣和凡间信徒的虔诚,是一处不容污秽的人间仙界,故登临天门洞的过程就是一种步步登高直达天庭的过程,体现着人生随意的清澈和安然。

而天门洞开景区重要的景点还有上天梯,每当雨前雨后水汽充沛天门洞风云激荡,蒸腾的雾气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在洞里洞外盘旋翻飞,形成独特而壮观的“天门吐雾”之时,九百九十九级上天梯整个儿都笼罩在云雾缭绕中,仙气十足,故此上天梯又得名“悬梯浮岚”,是“天门十景”之一。

上天梯不但是通达天门的途径,还是许愿祈福的灵地,其前置有天门祭坛,它专供烧香拜天之用,集天地众神之灵气福惠于一体,古时是信徒必拜之所。上天梯共有五缓四陡,扣合九九之意,揭示了人生之路的起伏跌宕、历经坎坷之后方可成器的道理。上天梯左右两侧共有五个平台,这五个平台分别被称作“有余”、“琴瑟”、“长生”、“青云”和“如意”,分别代表着财、喜、寿、禄、福。据《晋书·地理志》载,虔诚的人们祈福求贵时,在攀爬上天梯之前必须要燃起“人间五味草”以作接地通神之气息,这里的“五味”即为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人间五味草”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拜神时所烧的香。信香乃人神通灵的唯一法门,所以“器之合意,而入法门”,这是登天祈福的虔诚表现,它会助您实现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心胸开阔、宽容包容相关的成语,如“胸怀千里”、“海纳百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我们要有一个开阔的心胸,就像天门洞一样。2.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像天门洞一样。3.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展现出自己的天门洞。4. 高中生:只有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成为真正的天门洞,影响他人。
故事起源
《庄子·天门》中有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天门子的人,他的心胸非常开阔,能够容纳天下万物。有一天,他在山上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非常胖,但是却穿不过山洞。天门子一听,立刻把自己的心比作山洞,告诉那个人:“我的心胸比这个山洞还要宽广,你可以穿过来。”于是,这个人成功穿过了山洞。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天门洞”来形容人的心胸开阔。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天门洞”联想为一个宽阔的山洞,象征着人的心胸开阔。可以通过想象自己站在山洞口,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来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语+天门洞
详细解释


 中国最高的自然“天门洞”

风景明珠张家界之南30公里处,张家界永定区南效8公里处,有一座海拔1518米的高山耸峙,叫天门山。它比南岳衡山2228米,是一座凌空屹立的台地形孤山,素有武陵之魂雅号。山顶平横,面积1平方公里,在山的东部海拔1265米的悬岩绝壁之上,有一自然形成的,贯通南北穿山而过的巨型溶洞,高132米、宽37米、深30米,炫朗如门,天门山由此而得名。

公元263年即三国吴永安永安六年时,吴王孙休见其高峻雄伟,巍峨壮观,便将武陵郡分置天门郡,从此天门册名传遐迩,誉贯古今。天门洞周围簇涌着丹灶,老僧、玉壶、玉堂、金匮、笔架、将军、箭杆、漆圆、弩牙、猿点、天姥、负儿、簸箕、鸡笼、高远等16座山峰,其间又镶嵌着雷、电、风、云、泥、蛇、龟、祖师、玉皇、鬼谷、果老、玄天、合山、求儿、钟鼓、老龙等16洞府,幽默盘亘,使得天门山在雄伟之中又增添了神奇和秀丽。流水清洌的澧河为天门山频映倒影,宽广低平的田畴为其铺就如茵绿毯,繁茂的森林装点着山基和山顶,淡云薄雾为她峨冠霞佩,朝晖夕照为她斜染红装。随着四季的更替,她春茵夏碧秋金冬缟,呈现出无穷的变幻。天门山生态系统给天门洞的神奇增添了新的魅力。

据说,天门洞开景区的有上天梯。有着九百九十九级台阶的上天梯!

天门洞传说

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一个人间通往仙界桃源的大山,武陵山脉之魂——天门山。您只要从天门山脚登上九百九十九级石阶梯,就会到达通往仙界的大门——天门洞。硕大的门洞足够现代人驾驶飞机穿越而过,是世界上最高的天然溶洞,该天门洞形成的时间比唐僧取经时收取的由石头爆出的大徒弟孙悟空还早500余年(公元263年溶洞形成)。它是天门山中一块大石块由于吸聚天地之灵气喷溥洞开而成。从此,凡人间伟大人物仙逝,该天门山上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满天星斗,都瞬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犹如天门洞落泪,倾盆而下……泪水沿着绝壁山崖瀑布而泻,远远望去,似天上银河下九洲。这现象至今仍无法开解!

在天门洞当中,横有一道门坎,门坎两头有一只灵之兽——麒麟(是天上四灵之一)把守着,麒麟(或也可换作天鼠鹿或天麒麟),独角吉祥,浑身鳞甲,金碧辉煌。麒麟是正义、正气的化身,同时它也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当您经过了九百九十九级石阶梯的攀登之后,麒麟就会呈慈祥而笑迎,当您跨过门坎,等于人生经历重重困难,进入人类梦幻向往之地,即天上之仙境,世外之桃源,过上一把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神仙生活。当您向下俯望,见苍茫人间,农耕孺织,自觉悠哉游哉,不亦乐乎。所以,又有古人云:

天门山上天门洞,天门洞横天门坎。

人间天上由坎隔,若往仙界跨坎过。

一生无忧幸福多,犹如神仙乐呵呵。

“五奇”天门洞

在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门山主峰,有一个巨大的山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天门洞,1999年,俄国、美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捷克、立陶宛六国飞行员架机穿越的山洞,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就是在此洞。

天门洞渊源玄奥,来路坎坷。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一声爆炸,五彩祥云缤纷,山突然洞开,传出玉帝洪钟般的问话:“你要什么?”见者都可以跪在地上索要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当地有这样的民谣:“千把钥匙万把锁,开天门,结百果”。

天门究竟什么时候洞开,历史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张家界有一位对当地文史研究成就很高的学者陈自文先生,认为是公元48年,天门就已经形成。经过近2000年的变化,形成现在雄伟壮观的景象。天门洞有以下五奇:

一奇,雄伟高大。清人王子睿诗曰:“推得石门开,去天才五尺”。天门洞高131.1米,宽30米,深37米,可容纳300人,可修建一董16层高的楼房。清代一 知县李瑾站在永定卫城的上观望,只见“岩窦半吞清夜月,山阿常宿隔霄云”。此时的天门洞,把月亮吞去了一半。

二奇,空旷而明朗,洞门前后的山峰,都很低,惟有此山独尊。一洞空明,除悠悠白云,就是融融蓝天,一尘不染。所以给1999年的飞机穿越此洞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三奇,梅花雨天天下。未到过天门洞的人,谁会相信洞顶石壁上,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滴滴嗒嗒,降落“梅花雨”,据说,只要张口接得四十八滴,就可以成仙。这里的梅花雨是哪里来的?这是个谜。引来了不少文人和科学家去探究。

四奇,洞顶苍竹倒挂。洞顶南檐,长满了苍翠而不高大的绿竹,根如虬龙,叶似柳簇,一排排下垂如帘,随风而啸,俗称龙竹。明代诗人张养浩有诗赞之:“山展野屏垂地远,风挥天帚扫云空”。

五奇,风云变幻。天门洞口,晴天微云淡抹,薄雾闲绕,倒也无事,若逢阴雨天气,云狂雾怒,翻江倒海,拍击石壁,悉悉有声,冷风朝天吹,呜呜怪叫,似有龙腾蛟舞,令人毛发倒竖。若逢初霁,云雾密封,天门藏身隐行,连方位都无法测定。清代当地奇才覃金瓯将它与潭口红日的壮观并列而题联曰:“潭口有缺红日补,天门无锁白云封”。

具有五奇的天门洞,给予天门山赋予蓬勃的生气。如果说天门山是武陵之魂,那么,天门洞便是天门山之魂。

(0)
诗文中出现“天门洞”的诗词

天门洞

言寻天门洞,早春惬幽赏。

百折缘涧溪,一径拂榛莽。

然松拾路入,未可计寻丈。

冷风摇火光,老蝠骇腾上。

横石限如阈,蛇行不敢仰。

前奇已我领,后胜方客奖。

力弱心乃强,境递神忽朗。

石笋矗空立,阴泉迸隙长。

触目呈众形,惊耳纳群响。

万怪孕一腹,造物何所仿。

疑有避秦人,全家此中往。

(0)

怀仙吟题玉枢经卷后

我昔采药罗浮巅,仙人招我游诸天。

天门洞开三十六,琳宫贝阙相连延。

瑶台百丈空中起,玉女烧香月明里。

天王宴坐拥群真,环佩珊珊满人耳。

中有一人号雷师,庞眉皓首拜玉墀。

奏云侍从五千劫,未闻至论穷玄机。

天王含笑挥玉拂,举手向空如画一。

群真意领寂不宣,但见琪花散空碧。

我时目睹心欣然,万物得失天何言。

乃知至道本无物,岂有文字人间传。

人间所见皆幻影,欲吸晨霞驻清景。

须臾月落仙驭旋,蕊阙瑶台风露冷。

回看阊阖不可攀,白云与我留山间。

倚剑长歌一壶酒,龙吟万壑松声寒。

(0)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一

战休左触氏,梦破大槐国。

肝胆方一家,燕越非异域。

是中路坦平,本自无降陟。

乾坤有乾坤,无极复无极。

海角尽东南,天门洞西北。

万里无寸草,何人不相识。

亦有鼓刀儿,大烹举铜鬲。

(0)

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0)

再登天门洞不果

昨日黑探天门洞,两人缓步三人扶。

石龛半嵌春屋古,青壁倒浸江天孤。

焚香跏趺一僧瞑,引路出没双童呼。

三年不见徒缥缈,独望颇欲吞江湖。

归梦乍醒辄欲往,两脚已倦气力无。

呜呼上山已叹气力无,何以跃马游京都。

(0)

建隆郊祀八首·其八送神用《高安》

倏兮而来,忽兮而回。云驭杳邈,天门洞开。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