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弦朔的词语解释
弦朔的意思
拼音:xián shuò    注音:ㄒㄧㄢˊ ㄕㄨㄛˋ
基本解释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
(2).指岁月。 明 袁宏道 《德州舟中清明》诗:“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空里跃红粧,始觉清明至。”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八》:“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

基本含义
指弓弦和箭矢的威力,比喻言辞犀利,有力量。
详细解释
弦朔是由“弦”和“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弦是弓上拉紧的绳子,朔是古代指箭矢。弦朔比喻言辞犀利,有力量,形容说话或写文章非常有力,能够打动人心。
使用场景
弦朔一词常用于形容辞藻华丽,措辞犀利的文学作品或演讲。也可以用来形容言辞锋利,有力量的辩论或争论。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弦朔来形容某个人的说话方式直截了当,有力有劲。
故事起源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李牧与魏国的将军魏冉在战场上交战。李牧举起弓箭,拉紧弓弦,瞄准魏冉,一箭射中了他。这个故事中的弦朔形象地展示了弓弦和箭矢的威力,后来被用来比喻言辞犀利,有力量。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弦朔之辞,让人印象深刻。2. 这篇文章用词犀利,弦朔之言,很有说服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弓箭射中目标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自己在使用弓箭,拉紧弦,然后射中目标,这样就能够记住弦朔的意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弓弦和箭矢相关的成语,如“弓马精神”、“箭在弦上”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回答真是弦朔之辞,老师都被说服了。初中生:这篇作文用词犀利,弦朔之言,很有说服力。高中生:他的辩论技巧很高超,每一句都是弦朔之辞。大学生:他的演讲非常吸引人,用词犀利,堪称弦朔之辞。
(0)
诗文中出现“弦朔”的诗词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三十八

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

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

(0)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凭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窥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倒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馀,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恣鞭箠。

闾阎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

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

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

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

弦朔未云周,露积丘山比。

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

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聊用报勤劬,未言穷任使。

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清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

鸾凤失椅梧,飘泊还荆枳。

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

况于济时具,暂然遭诋訾。

宁因青蝇恶,遂取玙璠毁。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勉哉益自立,勿为穷衰止。

人生难豫期,神理无终否。

庸知今日忧,不为后日喜。

吾道诚无亏,壈坎安足耻。

关山迤逦长,百剑连天倚。

萦纡结危栈,迥入云星里。

蜀国富嬉游,花繁春酒旨。

莫作吊原文,投之岷江水。

(0)

帽岛笼烟为尹性之御史赋

一山突起圆且卓,两山夹峙如展角。

俨然唐制落丹青,秀出天工谢雕琢。

故家庭户对山启,入眼分明不盈握。

烟际时笼翠霭深,风前肯受黄尘浊。

颇疑巨灵发其祥,往往圭璋蕴奇璞。

主人似出尹吉甫,拄笏无嫌往来数。

豸冠相峙两相高,十载威名动山岳。

朅来笑踏尘网中,猿鸟惊违几弦朔

山容彷佛入幽梦,世味炎凉听谁学。

湘鬟渺渺镜难匀,笠泽茫茫缨可濯。

地因人胜古则然,愧乏高吟寄绵邈。

愿取重占披絮云,一日甘霖沛新渥。

(0)

德州舟中清明

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

空里跃红妆,始觉清明至。

累累乌角丸,浊香满唐肆。

麦苗鬖马騣,高低叠青翠。

柳嫩碧芽馨,泉煖土膏腻。

空郊逢醉娘,鞦断红衫坠。

客中觅旧题,开卷省前事。

梦里别杭州,一枕西湖泪。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