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 项籍 。 秦 末 下相 人,字 羽 。从叔父 梁 在 吴中 起事, 梁 败死, 籍 领其军。 秦 亡,自立为 西楚霸王 ,继与 刘邦 争天下。后 汉王 用 张良 、 陈平 计,围 籍 于 垓下 ,至 乌江 自刎。见《史记·项羽本纪》。 唐 李白 《拟恨赋》:“若乃 项王 虎鬭,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元 贡师泰 《彭城怀古》诗:“ 项王 帐底犹 虞 舞, 汉祖 军中尽 楚 声。”常用以借指失败的英雄。 清 吴伟业 《戏题仕女图·虞兮》诗:“博得美人心肯死, 项王 此处是英雄。”
- 基本含义
- 指自视过高、目中无人的人。
- 详细解释
- 项王是指古代楚国的一位国君,名叫项籍。他自视甚高,自认为无敌于天下,最终却被刘邦打败,自杀身亡。因此,“项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的人。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傲慢自大、看不起别人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
-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项籍是楚国的一位年轻将领,自视甚高,自称为“霸王”,自称为“汉王”。然而,他最终被刘邦打败,楚国也被统一到刘邦的统治下。项籍在战败后选择自杀,以避免被俘。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一直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真是个项王。2. 不要太自负了,别成为一个项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项王”与自视过高的人联系起来,想象他们自命不凡的样子,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楚汉战争和刘邦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王”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觉得自己最聪明,真是个项王。2. 初中生:她看不起别人,总是以为自己最优秀,真是个项王。3. 高中生:他太傲慢了,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真是个项王。4. 大学生:他总是自命不凡,看不起别人,真是个项王。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项王”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