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相传为 诸葛亮 创制的铜鼓。 清 薛福成 《振百工说》:“ 诸葛亮 在 伊尹 伯仲之间,所製有木牛流马,有诸葛灯,有诸葛铜鼓,无不精巧絶伦。”亦省称“ 诸葛鼓 ”。 清 赵翼 《关索插枪岩歌》“荒村处处瘞铜鼓”自注:“蛮村多铜鼓,皆云诸葛鼓也。”
- 基本含义
- 指具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也指具有高超智慧的人。
- 详细解释
- 诸葛铜鼓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诸葛”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铜鼓”指的是古代用来传递军令的铜制乐器。诸葛铜鼓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具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也可以指具有高超智慧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智慧的力量。
- 使用场景
- 诸葛铜鼓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特别是在军事、政治或其他需要智慧的领域中。例如,当形容一个人在解决难题或制定战略时非常聪明和有远见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诸葛铜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据传,诸葛亮在临终前曾告诫他的儿子诸葛瞻,称他是“诸葛家的铜鼓”,寄托了对他智慧和才能的期望。后来,人们将这个寓意扩展到其他具有智慧和才能的人身上,形成了现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公司的诸葛铜鼓,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明智的建议。2. 在这次比赛中,他展现出了真正的诸葛铜鼓,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诸葛铜鼓”这个成语与诸葛亮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他手持铜鼓,代表着智慧和才能。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起源。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诸葛亮的事迹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智慧和才能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智勇双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是班级的诸葛铜鼓,因为我经常能够解答难题。2. 初中生:他在学校的辩论赛中表现出了诸葛铜鼓的智慧,帮助我们获得了胜利。3. 高中生:他是我们班的诸葛铜鼓,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