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峻直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或言行举止。可以用于正面描述一个人的坚持真理、直言不讳,也可以用于贬义描述一个人的过于直接、缺乏圆滑。
- 例句
- 1. 他的性格峻直,从不向任何人低头。2. 她的直率和峻直让人们感到非常受触动。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性格或言行直接、正直,不偏不倚。
- 基本解释
◎ 峻直 jùnzhí
[high and upright] 高耸挺直;高耸陡直
峻直的山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峻直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以丰富对直率和正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最喜欢峻直的同学,因为他从不说谎。2. 初中生:我觉得一个人要有峻直的性格,才能做到心中有数。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坚持峻直的原则,不为外界的干扰动摇。4. 大学生:峻直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真实和坦诚。5. 成年人:在商业交往中,我们需要保持峻直的原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峻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一句话:“峻直是君子之道。”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臣,他的性格直爽,言行坚定,为人正直。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为成语“峻直”,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直率和正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峻直这个成语与“高山笔直”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一个人性格或言行直接、正直的特点。
- 词语结构
- 峻直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连词。
- 详细解释
(1).高耸挺直。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兑》:“嵩高 岱宗 ,峻直且神。”
(2).严峻正直。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 清 顾炎武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官方峻直,难久立於朝端;祠禄优游,每自安於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