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言官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可以用于描述对政府的批评和监督。在政治讨论或社会评论中,可以使用言官来指代那些勇于批评政府不当行为的人。
- 例句
- 1. 他的言辞犀利,像一个言官一样批评政府的不公正。2. 言官的批评起到了警示作用,使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基本含义
- 中国古代官员中负责言论监督和批评的职位。
- 基本解释
◎ 言官 yánguān
[imperial censors] 谏官
被言官听劾,拿送法司究问。——《警世通言》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官制和政治制度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言官的历史和演变。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政府和官员相关的成语,如“官样文章”和“官官相护”。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言官是古代的官员,负责监督政府的言论。2. 初中生:言官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个重要职位,他们批评政府的不公正。3. 高中生:言官通过言辞批评和建议来监督政府,以保持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 故事起源
- 言官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官员的言行举止受到严格的监督,言官就是负责监督官员言论的官员。言官的存在是为了保持政府的廉洁和公正,防止官员滥用职权。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古代言官的职责是监督言论。可以想象一个官员举着一把大刀,站在高处批评政府的不公正,这样就能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言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言”意为言论、言语,表示言官的职责是监督言论;“官”意为官员、职位,表示言官是一种官员职位。
- 详细解释
谏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章氏玉杯》:“既而公入为言官,遍歷三院,为中执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忠靖二事》:“御史、言官、给事中,朝廷耳目。” 吴晗 《灯下集·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初步意见》:“ 徐阶 恨极了,就派人勾通京里的太监和言官,弹劾 海瑞 ‘鱼肉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