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 孙诒让 正义:“中秋教治兵者,秋习兵之法也。”《三国志·魏志·辛毗传》:“窃闻 诸葛亮 讲武治兵,而 孙权 市马 辽东 ,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官人久于其职》:“古之治兵者,必治赋;古之治民者,必筹兵。” 郭沫若 《集外·蒐苗的检阅》:“例如我们 中国 的 周 代,在一年四季里也都是有军事上的操练的,春天的叫作振旅,夏天的叫着拔舍,秋天的叫着治兵,冬天的叫着大阅。”
(2).出兵作战。《国语·晋语四》:“ 晋 楚 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韦昭 注:“治兵,谓征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春秋 宣公 十五年, 秦桓公 伐 晋 , 晋侯 治兵于 稷 ,以略 狄 土是也。”
- 基本含义
- 指善于管理军队,使其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
- 详细解释
- 治兵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治”和“兵”两个字组成。其中,“治”表示管理、控制,“兵”表示士兵或军队。治兵指的是善于管理军队,使其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
- 使用场景
- 治兵常用于形容军事领导者或指挥官善于管理军队,使其在战斗中具备高度的组织性和战斗力。也可以用来形容管理团队或组织时,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 故事起源
- 治兵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孟子·公孙丑上》:“治兵有法,以知战事之形。”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强调军队的管理和纪律对于战斗的重要性。
- 词语结构
- 治兵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善于治兵,所部士兵纪律严明,作战勇猛。2. 这位将军治兵有方,他的部队战无不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军队在队列中整齐列队,官长严肃地指挥着,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治兵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战略,以及了解其他与军事有关的成语,如“兵强马壮”、“兵临城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治兵有方,班级纪律很好。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治兵有术,让我们的篮球队取得了很多胜利。3. 高中生:这位校长治兵有方,学校的学风一直很好。4. 大学生:公司的经理治兵有方,团队的合作能力很强,项目完成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