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鞭春 biānchūn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口]∶鞭打春牛以示迎春(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也称“打春”
- 详细解释
旧俗,州县于立春日鞭打春牛,以祈丰年。也称“打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立春前一日, 开封 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开封 、 祥符 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絶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立春》:“ 临安 府亦鞭春开宴,而邸第馈遗,则多效内庭焉。”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进春》:“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参见“ 鞭牛 ”。
- 基本含义
- 用鞭子驱赶春天,比喻催促春天的到来或加快事物的发展。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对某事物或某人的催促、推动等含义。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个农民,他非常希望春天早点到来,于是他用鞭子鞭打地面,希望能够催促春天的到来。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成语“鞭春”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一直在鞭春,希望能够尽快完成这个项目。2. 这个团队非常有干劲,一直在鞭春,希望能够早日取得成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农民用鞭子驱赶着春天的到来,以此来催促春天的到来或推动事物的发展。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春天相关的成语,如“迎春”、“踏春”等,进一步丰富对春天的描述和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鞭春,努力学习,争取进步。2. 初中生:我们班级要鞭春,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老师一直在鞭春,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完成高考复习。4. 大学生:我们团队正在鞭春,希望能够尽快完成科研项目。5. 成年人:我一直在鞭春,希望能够加快事业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