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放棹的词语解释
放棹的意思
拼音:fàng zhào    注音:ㄈㄤˋ ㄓㄠˋ
使用场景
放棹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停止行动、不再继续。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某人放弃某项工作或计划,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事情不再进行或停止发展。
例句
1. 他原本计划要去旅行,但最后还是放棹了。2. 这个项目遇到了很多困难,最终被迫放棹了。3. 在困境面前,我们不能轻易放棹,要坚持到底。
基本含义
放下桨,停下划船,比喻停止行动,不再继续。
基本解释

乘船,行船。 清 龚自珍 《己刻杂诗》之一二二:“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 秦淮 放棹行。” 郁达夫 《游金马仑之作》诗:“三年放棹 西溪 梦,忽见芦花似梦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停止行动相关的成语,如“止步”、“停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打篮球的时候,突然放棹了,不敢继续往前跑了。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做了,只能放棹,放弃这道题。3. 高中生:我原本打算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但因为其他事情太忙,最后只能放棹了。
故事起源
放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邹阳列传》。故事中,邹阳是一个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战争中率领军队与敌人作战。有一次,他的军队在战斗中遭遇到强大的敌人,士兵们感到非常害怕,纷纷表示要撤退。邹阳则用放棹来比喻停止行动,表示不再退缩,最终鼓舞士气,成功打败了敌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划船的动作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划船,然后突然放下桨,停止划船,表示停止行动。
词语结构
放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放”是动词,表示放下、停止;“棹”是名词,表示桨。
详细解释
放棹是一个用来比喻停止行动,不再继续的成语。在古代,人们划船时,需要不断地用力划动桨才能行进。而放下桨,则意味着停止划船,船只就会停止前进。因此,放棹成为了表示停止行动的比喻。
(0)
诗文中出现“放棹”的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三十四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0)

柳梢青.中秋西湖泛月

湖上清秋。南屏钟递,岚翠烟浮。

衣怯新凉,月扶残醉,人倚兰舟。月明正好勾留。

放棹、湖心上头。镜净浮光,潭空泻影,人在瀛洲。

(0)

鼋头渚

路入桃源九曲环,早春放棹碧云间。

瑶台倒映参差树,玉镜平开远近山。

片片峰霞开罨画,微微石溜起潺湲。

胜游况值云霄客,共羡轻鸥去不还。

(0)

玉漏迟.西湖夜泛

半篙凉露湿,渔灯隐隐,垂杨袅袅。

明月随人,放棹绿波蓬岛。

缆解鱼鸥破梦,更几点、疏星斜照。舒怀抱。

云阶月地,任吾歌啸。

远山不隔冰壶,弄画桨中流,烟波渺渺。

洗尽胸禁,月到夜阑倍皎。

万籁无声寂寂,把一派、繁华净扫。浑忘晓。

犹向汀州环绕。

(0)

蝶恋花.潇湘十景词·其七

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茏葱,独立苍峰小。

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袅。

绿影寒澄春放棹。记得当年,渌水歌年少。

明月南枝乌鹊绕。登楼何处依刘表。

(0)

苏武慢

放棹沧浪,落霞残照,聊倚岸回山转。

乘雁双凫,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雨送滩声,风摇烛影,深夜尚披吟卷。

算离情、何必天涯,咫尺路遥人远。

空自笑、洛下书生,襄阳耆旧,梦底几时曾见。

老矣浮丘,赋诗明月,千仞碧天长剑。

雪霁琼楼,春生瑶席,容我故山高宴。

待鸡鸣、日出罗浮,飞渡海波清浅。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