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僧徒的词语解释
僧徒的意思
拼音:sēng tú    注音:ㄙㄥ ㄊㄨˊ
基本解释

◎ 僧徒 sēngtú
[monk] 僧侣、和尚的通称

反义词

俗人

英文翻译

1.Buddhist monks

详细解释

僧人,僧众。《魏书·释老志》:“ 太祖 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宋 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基本含义
指僧人和弟子,也指师徒关系。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师徒关系密切、师父和徒弟之间互相学习、进步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学习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的其他关系。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佛教的传统。佛教强调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师父是徒弟的榜样和引导者,徒弟则要虔诚地跟随师父的教导。僧徒成语就是用来形容这种关系。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们的师徒关系非常密切,经常一起研究学术问题。2. 这个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就像是僧徒一样,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记忆技巧
可以将“僧徒”这个成语与佛教的师徒关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僧人和他的弟子一起修行、学习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佛教师徒关系的文化和传统,深入了解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就像是僧徒一样,互相帮助、一起成长。2. 初中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共同进步。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们和导师的关系就像是僧徒一样,互相学习、互相启发。4. 大学生: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我和我的同学们形成了紧密的师徒关系,一起探索学术领域。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僧徒”的诗词

游山林寺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暝烟,长歌下前岭。

(0)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

寺闇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

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

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0)

送僧澄观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

构楼架阁切星汉,誇雄斗丽止者谁。

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圭璧满船宁计资。

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扶半天赤。

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

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后从徐州辟书至,纷纷过客何由记。

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

洛阳穷秋厌穷独,丁丁啄门疑啄木。

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

临淮太守初到郡,远遣州民送音问。

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0)

王孝子诗

丁徭日繁重,闾户多逃亡。

文安王氏子,飘泊辞故乡。

弃我旧井灶,舍我旧耕桑。

甘心杂匹耦,各自东西翔。

故乡不能归,涕泣泪如雨。

一灯何荧荧,健妇耆门户。

生儿在襁褓,日夜尚须乳。

儿生未十期,儿志如成人。

上堂见阿母,儿有平生亲。

儿生不如父,儿不如鲜民。

阿母为儿言,汝父久埃尘。

上天与入地,欲见愁无因。

孝子闻母言,含泪声酸辛。

团圞复团圞,为儿授家室。

登堂见花烛,吞声哭不得。

儿生未识爷,何以安枕席。

誓辞连理枝,永远事行役。

再拜阿母旁,泣血涴颜色。

出门何所之,惘惘别里门。

长号感行路,天地为之昏。

日则望云驰,夜则戴星奔。

飞篷罥天末,何处寻本根。

行行大壑旁,僵卧荒祠外。

精诚动木石,魂魄交冥昧。

开门撮老叟,梦中与神会。

午食见指南,莎羹未粗粝。

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

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

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

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

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

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

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

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0)

长相思·其一寄迹荒坞一月感而有作

溪边芦,水边梧。我唱新诗兴未孤,锦囊随小奴。

樽常枯,偈常逋。旧识僧徒和酒徒,年来多半疏。

(0)

吾未识李空同先生每读先生诗且官渠后钦其为人过圆通寺悬多诗刻而僧独取先生者有静言看石耳之句石耳峰名庐山佳处

先生是在武皇年,彩笔沧江动远天。

僧徒亦识山中字,学士今传邺下篇。

当日鸣泉邀节钺,清秋高阁自云烟。

谁令流落明时去,石耳空知炫独妍。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