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衔橛的词语解释
衔橛的意思
拼音:xián jué    注音:ㄒㄧㄢˊ ㄐㄩㄝˊ
基本解释

亦作“ 衔橜 ”。1.马嚼子。《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 造父 不能以服马。” 明 文徵明 《失解无聊》诗:“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一说,衔,指马嚼子;橛,指车之钩心。
(2).指驰骋游猎。《汉书·王吉传》:“訢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
(3).见“ 衔橜之变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意志,不屈服于逆境。
详细解释
衔橛一词源自古代军事用语,橛是用来固定战车或车辆的木桩。衔橛比喻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毫不动摇。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定意志的精神。
使用场景
衔橛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困境或逆境时坚持不懈,不屈服,保持信念和勇气的精神。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可以用于自我鼓励。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当时,魏国国君曹操与敌人作战时,因为战事紧急,车辆无法行进。曹操下令将车辆衔橛,用以固定车辆。这一举动表明了曹操不屈服于逆境,坚持战斗的决心。
词语结构
衔橛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衔”表示衔接、固定,“橛”表示木桩。
例句
1. 面对困境,我们要学会衔橛,坚持下去。2.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有衔橛的精神,不畏艰难。3. 他在困境中衔橛,最终取得了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衔橛”与坚持不懈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困境中用嘴衔住一根木桩,表示坚持不懈的精神。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坚忍不拔”、“毅然决然”等,以丰富对坚持不懈精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像小猫一样衔橛,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衔橛,保持坚持的信念。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衔橛,不屈不挠,迎接挑战。
(0)
诗文中出现“衔橛”的诗词

八哀诗·其四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

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

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

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

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

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

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

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

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

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

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

宛彼汉中郡,文雅见天伦。

何以开我悲,泛舟俱远津。

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

(0)

不能忘情吟

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羁。

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

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

衔橛之下,不惊不逸。

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

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

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

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

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

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予俯而叹,仰而咍,且曰: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反闺。

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

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兮,乃目素兮素兮。

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0)

法喇

服牛乘马取诸随,利器殊方未可移。

似榻似车行以便,曰冰曰雪用皆宜。

孤篷虽逊风帆疾,峻坂无愁衔橛危。

太液拖床龙凤饰,椎轮大辂此堪思。

(0)

谒先洞阳公祠追和海忠介公韵

气节文章日月新,只今妇竖识忠臣。

杖前扣马忧衔橛,阙下攀龙犯逆鳞。

九庙英灵凭议礼,千秋俎豆岂谋身。

惟公尤具人伦鉴,铁网珊瑚起凤麟。

(0)

题玄宗追獾图

朝罢鸣弰动,终南校猎游。

追獾应适意,衔橛却忘忧。

日入黄云暮,风生碧草秋。

从官无谏疏,老去忆韩休。

(0)

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

夜半休惊负壑舟,已应吾道属沧洲。

梦中桂树青天月,江上芙蓉玉露秋。

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

倦游更忆相如远,落日苍茫立渡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