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缺乏诚意。 三国 魏 曹丕 《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诚,祗令事败。”
- 基本含义
- 形容诚意不足,缺乏真诚。
- 详细解释
- 寡诚是由“寡”和“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寡的意思是少,诚的意思是真诚。寡诚指的是人的诚意不够,缺乏真诚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寡诚一词多用于批评某人言行不真实、虚伪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表现得很诚恳,但实际上却不真诚的人。
- 故事起源
- 《孟子·尽心上》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寡诚的人。故事中,有个人一直表现得非常诚恳,但他的行为却经常不符合他的言论。孟子对他说:“你的言行不一,诚意不足,你是一个寡诚之人。”从此,寡诚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 词语结构
- 寡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寡”和“诚”分别表示“少”和“真诚”。
- 例句
- 1. 他看似热情,其实是寡诚之人。2. 只有真诚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寡诚者难以得到别人的支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寡诚理解为“少诚”,形象地表示缺乏真诚。可以通过与“多诚”相对比,记忆寡诚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诚实、真诚相关的成语,如“诚心诚意”、“真心实意”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寡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承诺总是空口说白话,我觉得他是一个寡诚的人。2. 初中生:那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好,但他的行为却经常让人失望,我觉得他是个寡诚之人。3. 高中生:政客们常常在选举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诚意,但实际上他们大多数都是寡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