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生气、愤怒的情绪。可以用来形容对不公正行为、欺骗、背叛等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消息后,气得磨牙。2. 她被欺骗了,愤怒得磨牙。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方〉多费口舌,无意义地争辩。
[构成]
动宾式:磨|牙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愤世嫉俗”等,以扩大对情绪表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生气得磨牙,因为别人抢走了我的玩具。2. 初中生:老师说了一句不公平的话,我愤怒得磨牙。3. 高中生:考试时发现题目被修改了,我气得磨牙,觉得很受欺骗。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某国有一位官员做了一件非常严重的错误事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不满和愤怒。当地的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表示愤怒之情,咬牙切齿,因此形成了“磨牙”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咬牙切齿的表情,就能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磨牙是一个动词短语,由“磨”和“牙”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磨牙 móyá
(1) [grind one’s teeth(in sleep)]∶熟睡中牙齿相互摩擦出声的现象
(2) [argue pointlessly] 〈方〉∶无意义地争辩;讲些无效的话
你别跟他磨牙了
(1).磨利牙齿,伺机攫食。形容凶狠相。 汉 焦赣 《易林·需之鼎》:“虎聚磨牙,以待豚猪。” 何其芳 《忆昔》诗:“俯首为牛言在耳,朗心如月鬼磨牙。”
(2).费口舌;无意义地争辩。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遣》:“你居吾大厦,讨房钱月月磨牙。”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五章:“一个小伙子喊着:‘别在这儿磨牙了,快点把 马小辫 抓起来比什么都强。’”
(3).麻烦;费事。《红楼梦》第三五回:“ 凤姐 一旁笑道:‘都听听!口味倒不算高贵,只是太磨牙了。’”
(4).熟睡中牙齿相互磨擦出声的现象。 巴金 《小人小事·兄与弟》:“淡淡的月光照亮了半个房间,房里静静的,只偶尔响起一个朋友的磨牙声。”
(5).牙齿的一种。根据牙齿的位置、功能和形状,牙齿分为切牙(门牙)、尖牙(犬牙)、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臼牙)等四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