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司宾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在重要场合承担主持、接待等角色的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朋友聚会、婚礼、公司活动等场合中充当主持人或招待客人的角色。
- 例句
- 1. 他在公司年会上担任司宾的角色,成功地主持了整个活动。2. 作为一个合格的司宾,他总是能够热情地接待客人,让大家感到宾至如归。
- 基本含义
- 司宾是一个古代官员的职位名称,用来指代主持宴会、招待客人的人。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主持宴会或招待客人的人。
- 基本解释
(1).官名。 北周 设置。主管对外重大交际礼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 周 遣大将军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 ,司宾 李除 、小宾部 贺遂礼 聘於 齐 。” 胡三省 注:“ 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宾,盖《周官》大行人之职。”
(2).官名。 唐 代对鸿胪寺的改称。掌管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参阅《通典·职官八》。
(3).官名。 唐 宫内官,属尚仪局,掌宾客朝见等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4).负责接待宾客。《北齐书·祖珽传》:“时 徐君房 庾信 来聘,名誉甚高, 魏朝 闻而重之,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 卢元景 之徒并降阶摄职,更递司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又年餘,妇自往归 石 ,止於旅舍,託官署司宾者通姓氏, 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顾 张老爷 、 周老爷 ,在那里司宾。”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宴会、社交礼仪相关的知识,了解古代宴会文化和现代宴会礼仪的差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生日派对上扮演了司宾的角色,帮助大家玩得开心。2. 初中生:我参加了学校的开放日活动,担任了司宾的职责,向来访的家长们介绍学校的情况。3. 高中生:作为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我负责主持毕业典礼,充当了司宾的角色,为同学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 故事起源
- 司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宴会文化。在古代,举办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主人需要请来司宾来负责宴会的筹备和招待客人。司宾在宴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良好的待客之道和主持能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司宾”拆分成“司”和“宾”两个词来记忆。其中,“司”可以联想到司机,司机负责驾驶汽车,而司宾则负责主持宴会;“宾”可以联想到宾馆,宾馆是接待客人的地方,而司宾则是接待客人的人。
- 词语结构
- 成语“司宾”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司”和“宾”。其中,“司”是动词,表示主持、管理的意思;“宾”是名词,表示客人、宾客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司宾是指古代官员的一个职位,负责主持宴会、招待客人等事务。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在某个场合或活动中承担主持、接待等重要角色的人。司宾的责任是热情款待客人,使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