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承诺时虚假、不可靠,或者无法履行承诺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常常画诺,说了很多空话。2. 这个政客一再画诺,但从来没有兑现过。
- 基本含义
- 承诺,许诺
- 基本解释
(1).旧时主管官员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后汉书·党锢传序》:“后 汝南 太守 宗资 任功曹 范滂 , 南阳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 ,二郡又为謡曰:‘ 汝南 太守 范孟博 , 南阳 宗资 主画诺。 南阳 太守 岑公孝 , 弘农 成瑨 但坐啸。’” 王先谦 集解引 惠士奇 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北史·令狐整传》:“刺史 魏 东阳王 元荣 辟 整 为主簿…… 荣 器 整 德望,尝谓僚属曰:‘ 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四》:“《唐六典》:‘太子令书画诺。’本朝 至道 初改为準。此东宫画诺也…… 梁 江州 刺史 陈伯之 目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则郡守刺史亦画诺矣。”
(2).泛指同意、赞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虚无党》:“当时之政府既极婪戾,则此之主义,必能为多数国民之所画诺。”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承诺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一诺千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要给我们放一天假,但是她画诺了,没有兑现。2. 初中生:我们班长常常画诺,答应帮我们办事,但从来没有实现。3. 高中生:他画诺说要帮我提高成绩,但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4. 大学生:这个公司招聘的时候画诺说会提供良好的培训,但实际上只是口头承诺,没有给予实际支持。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画家,他非常擅长绘画,技艺高超。一天,一位富商请他画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富商非常满意,并答应给予画家一大笔报酬。然而,过了很长时间,富商仍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画家心生不满,于是他在画上加上了两个字:“画诺”。当富商看到这幅画时,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履行诺言,感到非常愧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词来记忆,将“画”联想为绘画,将“诺”联想为承诺,形象地表示说话时信誓旦旦,但实际上并不真心实意或无法兑现。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画,指绘画;诺,指承诺。画诺形容说话时信誓旦旦,但实际上并不真心实意或无法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