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鸣号的词语解释
鸣号的意思
拼音:míng hào    注音:ㄇㄧㄥˊ ㄏㄠˋ
基本解释

鸣呼号叫。《礼记·三年问》:“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羣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晋 孙楚 《雁赋》:“泝长川以鸣号,凌洪波以鼓翼。” 宋 范成大 《八场坪闻猿》诗:“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英文翻译

1.trumpet; sound the bugle

基本含义
指高声呼喊、鸣叫,也可用于比喻表示高声疾呼、抗议或宣传。
详细解释
鸣号一词源自古代军事中使用的号角、鼓声等方式,用以传达指示、发出警报或号召士兵。在现代汉语中,鸣号成语常用于比喻高声疾呼、抗议或宣传的行为。它强调了发出声音的力量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
鸣号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有力的呼喊、抗议或宣传行为。比如,在社会事件中,人们可以用鸣号来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抗议;在政治运动中,人们可以用鸣号来表达对政府政策的不满;在宣传活动中,人们可以用鸣号来呼吁大家关注某个重要问题。
故事起源
鸣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军事中使用的号角、鼓声等方式。在古代战争中,军队通过鸣号来传递指示、发出警报或号召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的含义逐渐扩展,成为了比喻高声疾呼、抗议或宣传的行为。
词语结构
鸣号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鸣”和“号”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们鸣号抗议,要求政府保护环境。2. 学生们鸣号呼吁校方改善食堂的饮食质量。3. 这个社团鸣号宣传,希望更多人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记忆技巧
可以将鸣号成语与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号角、鼓声等方式联系起来,想象士兵们听到鸣号后的行动,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战争中的军事信号系统,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抗议和宣传行为的方式和影响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鸣号,我们集合去参观博物馆。2. 初中生:同学们鸣号抗议,要求学校增加运动场设施。3. 高中生:学生会鸣号呼吁校方改善图书馆的环境。4. 大学生:学生们鸣号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0)
诗文中出现“鸣号”的诗词

入峡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

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

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

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

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

捩柁破濆旋,畏与乱石遭。

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

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

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

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

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

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

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

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

峭壁下无趾,连峰断脩腰。

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

水怪不尽戮,下有龙与鳌。

辽哉千万年,禹死遗迹牢。

岂必见河洛,开峡斯已劳。

(0)

苗刀歌

沙渠土司悍且豪,大为容美小散毛。

纳地久降诸峒长,尚存苗种悬苗刀。

此刀出匣三尺水,吴潭素练翻秋涛。

春鹏长尾自皎洁,鸊鹈安用寻常膏。

蛮儿矫健逞身手,累年剽掠横相遭。

官军缓攻议剿抚,民居杂处思奔逃。

留兹利刃经战斗,往往深夜闻鸣号

即今向化买牛犊,兼有就学娴风骚。

朝廷德威加四海,金兵不向皋兰鏖。

罗平妖鸟避鹰隼,大宛天马随蒲萄。

东南自充财赋薮,零星荒土轻秋毫。

我来割符已数月,喜见风俗勤耕陶。

蛮君发冢一十二,苍藤绿树啼猧猱。

奠安有方赖守牧,奸宄屏迹弓矢韬。

此刀弃置常不用,遥看日月霜天高。

(0)

湘妃吟

茫茫楚泽湘云高,泽中禽兽多鸣号

君王猎射乐忘死,竟日驰驱无乃劳。

不见秦人剧豺虎,正恐他年作囚虏。

禽荒有戒在周书,我愿君王鉴前古。

秦人笑谈楚人哭,贱妾忍尝禽兽肉。

(0)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其二

百年寄圃冶城旁,旧德犹存绿野堂。

祖父艰难留树石,弟兄奔走隔壶觞。

极知饱啄宜山泽,又恐鸣号望稻粱。

空忆故园春色返,半千阁下又青杨。

(0)

韩苏祠·其一

有唐文章雄,独推韩退之。

深得六经蕴,能起八代衰。

才名满天下,宰执犹未知。

乃依徐州牧,幕下常栖迟。

建封虽荐达,参佐何能为。

奋笔三上书,鸣号固不辞。

于君则敢谏,于友亦善规。

平生凛名义,实为百世师。

(0)

安礼以宏词见勉因成绝句奉寄

万钟身外一牛毛,斗禄纷纷漫自劳。

穷涸宁为猵獭笑,未容仰首试鸣号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