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牙旗。纛,大旗。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酬答依赋十四韵以献》:“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坌坲。” 宋 曾巩 《边将》诗:“二子按轡行边隅,牙纛宛转翻以舒。”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牙纛看吹折,梯衝舞莫当。”
(2).指将帅。 清 史致谔 《同治元年禀左宗棠》:“自揣任重才疏,远离牙纛,不克时时禀承伟略,深用竞惶。”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牙齿尖锐如突出的刀剑。
- 详细解释
- 牙突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牙齿尖锐如突出的刀剑。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口腔中的牙齿如同锋利的武器一般,能够给人以伤害或威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牙齿尖锐而锋利,有攻击性或威胁性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口才或言辞犀利。
- 故事起源
- 牙突这个成语源于《汉书·霍光传》中的一句话:“霍光牙突,终不自失。”霍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以聪明智慧和犀利的口才著称。因此,人们用“牙突”来形容他的牙齿锋利如刀剑,喻意他的口才犀利。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 1. 他的牙齿如同牙突一般,一笑起来让人感到有些恐惧。2. 她的牙齿尖锐如牙突,说话总是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3. 这个演讲者的口才真是厉害,他的每一个词都像是从牙突中挤出来的一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牙齿锋利如刀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嘴里长满了锋利的牙齿,像是一把把尖锐的刀剑。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牙齿相关的成语,比如“龙牙虎齿”、“牙尖嘴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牙齿像牙突一样锋利。2. 初中生:她的笑容中露出了一口牙突。3. 高中生:他的牙齿尖锐如牙突,每次开口都能吓到别人。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牙齿锋利如牙突,他的讲座总是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