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辞阻通常用于表示谦虚、客气地拒绝他人的好意或请求。在社交场合、商务交往中,当对方提出请求或者表示好意时,如果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者觉得不方便,可以使用辞阻来表达自己的拒绝。
- 例句
- 1. 他虽然很想帮忙,但还是辞阻了我的请求。2. 她以一种辞阻的方式拒绝了他的邀请。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谦虚、客气,拒绝、推辞对方的好意或请求。
- 基本解释
犹推辞。《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君但请行,毋用辞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辞阻相关的成语,如辞旧迎新、辞官、辞职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买了一本很贵的书,但我辞阻了她,因为我觉得太贵了。2. 初中生:我的朋友邀请我参加他的生日派对,但我辞阻了他,因为我已经有其他安排了。3. 高中生:我辞阻了父母的建议,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4. 大学生及以上:老板想给我加薪,但我辞阻了他,因为我觉得目前的薪资已经足够了。
- 故事起源
- 辞阻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田忌在赛马比赛中击败了赵国的名将平原君。平原君想请田忌到赵国做客,表示对田忌的敬意和欣赏。田忌为了表示客气,用辞谦虚地拒绝了平原君的邀请,说自己没有时间,无法前往。这个故事中的田忌用辞阻的方式拒绝了平原君的好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辞阻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接受他人好意或请求时,用客气的言辞谦虚地拒绝,形成一个清晰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辞阻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没有修饰成分。
- 详细解释
- 辞阻是由“辞”和“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辞,指言辞,表示言辞、语言;阻,指阻拦、拒绝。辞阻的基本意思是指以客气、谦虚的语言拒绝对方的好意或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