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四威仪的词语解释
四威仪的意思
拼音:sì wēi yí    注音:ㄙㄧˋ ㄨㄟ ㄧˊ
使用场景
四威仪常用于形容政府官员、领导人、教育家、学者等具有高尚品德和仪表的人物。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表现,如会议、演讲、颁奖典礼等。
例句
1. 他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不仅在政务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四威仪方面也毫不逊色。2. 这位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很高造诣,而且在四威仪方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威严、仪态、气度、风采四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基本解释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亦省作“ 四仪 ”。 唐 皎然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吴门 有神降於乩,自言 天台泐子 , 智者大师 之弟子,转女人身堕度者,摄入无叶堂中,教修四仪密諦,往生西方。”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仪态美,可以学习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如《礼仪之邦》、《中国礼仪文化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举止庄重,四威仪,让我们对她非常敬重。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时刻保持四威仪,给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他以四威仪的姿态赢得了全场的掌声。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在学术研究和社团管理上都展现四威仪的风采。
故事起源
四威仪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仪态和威严,尤其是官员和重要人物更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因此,四威仪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成语。
英文翻译

1.【医】four modes of behaviour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四威仪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威严地俯视着四面八方,仪态端庄,气度非凡,风采出众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四威仪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四”和“威仪”。其中,“四”表示数量,表示全面、完整的意思;“威仪”表示威严和仪态。
详细解释
四威仪是由“四”和“威仪”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表示一个人在威严、仪态、气度和风采等方面都具备出色的表现。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举止端庄,仪表整洁,举止得体,给人以威严和庄重的感觉。
(0)
诗文中出现“四威仪”的诗词

八功德水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持。

此水遥连八功德,供人真净四威仪

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

(0)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归依三宝赞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0)

必明庵

佛心犹日出,何曾碍须弥。

散为普光明,合作四威仪

万古止此日,群目尽见之。

普现一切水,君自分渑淄。

高垂大圆镜,君自存妍媸。

方寸无尽灯,何处存思惟。

高禅闻妙道,行作人天师。

维摩开丈室,庵成更求诗。

众说列山岳,我以一理推。

万方声一槩,我初拙言词。

至现莫如心,举念周四维。

必明乃本明,尽扫棘与茨。

岂知都用晦,隐显两不知。

大千在毫发,圣言不吾欺。

(0)

示坐禅方便颂

四威仪内坐为先,澄虑身心渐坦然。

瞥尔有缘随浊界,当须莫续是天年。

修持只话从功路,至理宁论在那边。

一切时中常管带,因缘相凑豁通玄。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四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莫认四威仪,行住坐卧知。

念念皆相应,珍重任时宜。

(0)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六

衣衫鞋袜须齐整,挂搭巾单不可无。

四威仪常具足,莫随愚辈学粗疏。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