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筹赈的词语解释
筹赈的意思
拼音:chóu zhèn    注音:ㄔㄡˊ ㄓㄣˋ
使用场景
筹赈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新闻报道、社会公益活动的宣传、慈善组织的工作介绍等场景中。它可以形象地描述人们积极参与和组织募捐活动的精神和行动。
例句
1. 社区组织了一场筹赈活动,为贫困家庭募集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2. 学校举办了一场筹赈义演,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完成学业。
基本含义
筹措资金,募集捐款
基本解释

谓筹款救灾。 许地山 《<女国士>后记》:“此剧系为香港大学女生同学会演剧筹赈写的。”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筹赈相关的成语,如“捐躯赴国难”、“众志成城”等,了解更多关于募捐、救助和团结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举办了一场筹赈义卖,用卖掉的手工艺品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学校筹赈了一笔善款,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3. 高中生:我们志愿者团队筹赈了一些物资,帮助受灾地区的人民渡过难关。4. 大学生:我们发起了一个筹赈活动,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故事起源
筹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自然灾害和战乱时期常常导致人民生活困难,需要筹措资金来救济受灾群众。在这样的背景下,筹赈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行动,并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筹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用筹码赈济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词语结构
筹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筹”和“赈”两个字组成,其中“筹”是动词,表示筹措、准备;“赈”是动词,表示救济、帮助。
详细解释
筹赈是指为了某个特定目的,组织人员筹措资金或募集捐款。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为了救助困难群体、灾区人民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而进行的募捐活动。
(0)
诗文中出现“筹赈”的诗词

挽曾国荃联

七省著芳声,共仰克城荡寇,筹赈恤民,数十载沐雨栉风,只手扶天为己任;

四年叨教泽,常见开诚布公,集思广益,一二日沉星落月,大江咽石使人愁。

(0)

挽任兰生公

久传宦绩戎功,更筹赈竭劳,此去桐乡祀朱邑;

即论亲情族谊,早义田创举,从今吴郡丧希文。

(0)

晓沧惠香米,兼以诗贶,赋此为谢,并送之汀州

昨荷君过存,袖米为吾贻。

袖中复何有,媵米更有诗。

诵诗齿颊香,如得班马词。

君云米亦香,远自平城来;

粒粒如明珠,大小无参差;

不忍独用享,分子持作糜。

我闻色为喜,涤锜备午炊。

呼童汲井华,文武火交资。

甫熟未及餐,已觉香流匙。

取君诗再诵,感叹翻无涯。

君今方奉檄,筹赈淮徐馈。

一命思济物,宁复论官卑。

朝廷重恤灾,已截漕济之。

灾重遍给难,复诏民捐赀。

许汇捐者名,冠带给所司。

粤民夙好义,急公如其私。

每闻邻省灾,泛舟无迟迟。

馈民百万众,引领瞻南维。

岂知粤中状,民力近亦疲。

民力虽已疲,好义风未衰。

君来潮四月,捐者犹累累。

汀州虽闽郡,近粤情无歧。

闻君及春往,已作别后思。

龙山听雨夜,凤水看云时。

别思亦无他,思起民疮痍。

愿得足谷翁,慷慨能好施。

舳舻运万斛,陆续淮河湄。

米虽腐亦香,馈者食易为。

去岁已告灾,计今且及期。

颇闻被灾处,草木无根皮。

不知馈民况,能再支许时?

念此不能餐,北望挥涕洟。

作诗用报君,勉哉速驰驱。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