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筏子 fázi
[raft] 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或木编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
- 英文翻译
1.raft
- 详细解释
(1).即筏。《元朝秘史》卷三:“咱每可用猪鬃草拴做筏子,径直渡过 勒豁河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萧云仙 见无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斫伐林竹,编成筏子,顷刻办就,一齐渡过河来。” 碧野 《静静的河湾》:“只有每当明亮的月夜, 天山 伐木的战士驾着筏子……才打破这静静的河湾。”
(2).比喻可供利用的工具。《红楼梦》第六十回:“如今 三姑娘 正要拿人作筏子呢。”《红楼梦》第九一回:“你这箇丫头,就不是箇好货!想来你心里看上了,却拿我作筏子,是不是呢?”
- 基本含义
- 指一种用木板或竹子制成的漂浮在水面上的交通工具。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共同度过困难。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团队或集体在困难时期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共同战胜困难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度过困境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根据《韩非子·难一》的记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曾经下令将一个人放在筏子上,让他漂流到海中,以检验他的忠诚度。这个人在漂流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筏子的平衡,没有掉下水。这个故事成为后来“筏子”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人们在困难时期保持团结一致,共同度过困难。
- 词语结构
- 主体词为“筏子”,没有固定的修饰部分。
- 例句
- 1. 我们像一艘筏子,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前进。2. 在这次疫情中,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像一片筏子,共同抗击疫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筏子”漂浮在水面上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在困境中,大家像一艘筏子一样,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共同度过困难。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像一艘筏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2. 初中生:在班级比赛中,大家像一片筏子,齐心协力,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在高考备考期间,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像一艘筏子,共同度过了艰难的时刻。4.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团队像一片筏子,共同合作,成功地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