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因为被利用或牵连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可以用在各种社交场合,例如职场、家庭、学校等。
- 例句
- 1. 他被人当成李膺门,被迫承担了不应该由他承担的责任。2. 她无辜地被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真是太像李膺门了。
- 基本含义
- 指被人当成傀儡或替罪羊,被利用或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
- 基本解释
李膺 , 汉 桓帝 时任司隶校尉。据《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载:“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因以“李膺门”、“李膺门馆”誉称名高望重之家。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诗:“於何车马日憧憧, 李膺 门馆争登龙。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鐘。” 唐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今之置第乃获旧居辄献此诗》:“昔为 扬子 宅,今是 李膺 门。”亦省称“ 李门 ”。 唐 杜正伦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诗:“ 李 门余妄进, 徐 榻君恆设。”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唐朝的历史,以及其他与被利用或牵连有关的成语,例如“替罪羊”、“顶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别人当成李膺门,被冤枉了。2. 初中生:我不想成为李膺门,所以我会小心避免被人利用。3. 高中生:他被人当成李膺门,被迫承担了不应该由他承担的责任。4. 大学生:她无辜地被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真是太像李膺门了。5. 成年人:我不想再被人当成李膺门,我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 故事起源
- 成语“李膺门”的故事起源于唐朝时期。当时,李膺因为被人陷害而被贬官,成为了一个被利用的替罪羊。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后,人们就用“李膺门”来形容被人利用或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李膺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李膺被人陷害后成为了一个替罪羊,被利用或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的情景,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李膺门
- 详细解释
- 成语“李膺门”的字面意思是指李膺的门,实际上是指李膺这个人被人利用或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成语中的李膺是指唐朝时期的李膺,他是唐玄宗朝的一个官员,因为被人陷害而被贬官。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被人当成傀儡或替罪羊,被利用或牵连到别人的事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