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逍遥自得常用于形容人在闲暇时放松自己,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心情愉快地享受生活。可以用于形容度假时的轻松愉快,或者在工作之余的放松自在。
- 例句
- 1. 放下烦恼,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我感到逍遥自得。2. 他辞去了高薪工作,选择了自由职业,现在每天过着逍遥自得的生活。3. 在假期里,我可以逍遥自得地读书、旅行,没有任何压力。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心情愉快,自在自得,毫无牵挂和束缚。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逍遥自得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哲学思想,了解他对人生和自由的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后,我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觉得很逍遥自得。2. 中学生:考试结束后,我终于可以休息,感到逍遥自得。3. 大学生:毕业后,我选择了自由职业,现在每天都过着逍遥自得的生活。
- 故事起源
- 逍遥自得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名叫庄子。庄子是中国道家思想家,他提倡人们放下功利心,追求内心的自在和自由。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逍遥自得成为了形容人们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逍遥自得这个成语:将“逍遥”和“自得”这两个词分开记忆,逍遥可以联想到自由自在,自得可以联想到心情愉快。同时,可以将逍遥自得想象成一个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放松自己,享受生活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逍遥自得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逍遥”表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得”表示心情愉快,满足。
- 词语解释
- xiāo yáo zì dé ㄒㄧㄠ ㄧㄠˊ ㄗㄧˋ ㄉㄜˊ
逍遥自得
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语本《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晋 潘岳 《闲居赋》:“於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琵琶亭诗》:“两公犹有累乎世,未能如 乐天 逍遥自得也。”《野叟曝言》第五九回:“以此收摄身心,屏絶嗜慾,可以寡过,可以养生,性命双修,逍遥自得。”亦作“ 逍遥自在 ”。 唐 赵彦昭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 蒙庄子 , 汉 主徒言 河上公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吾弟既戮力於朝廷,老夫得投閒於溪壑……我兄弟怎么到得我逍遥自在,无管无拘也呵!” 叶圣陶 《隔膜》:“他现在卸了公务,逍遥自在,要玩耍几时才回乡呢。”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