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打罗的词语解释
打罗的意思
拼音:dǎ luó    注音:ㄉㄚˇ ㄌㄨㄛˊ
使用场景
打罗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翻找、搜寻东西的情景。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找钥匙、文件或其他物品时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思考、寻求答案时的状态。
例句
1. 他翻遍了整个书房,还是找不到那本小说,真是打罗了半天。2. 昨天我打罗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钥匙。3.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在脑海中打罗着答案。
基本含义
指翻箱倒柜地搜寻、寻找东西。
基本解释

筛粉。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晒了麦又要磨麪,磨了麪又要打罗,打了罗又要洗麩,洗了麩又要撒和头口。”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着你打罗的脚趔趄,推磨的不寧贴。”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寻找、搜寻相关的成语,如“寻根究底”、“不遗余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打罗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铅笔。2. 初中生:他打罗了整个房间,也没找到手机。3. 高中生:考试前夜,我打罗了一晚上的资料,希望能找到答案。
故事起源
打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故事中,齐国国君齐庄公丢失了一块玉璧,他派人在府库里翻箱倒柜地搜寻。最后,玉璧被一个叫罗敷的妇人找到了。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用“打罗”来形容翻箱倒柜地寻找东西。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打罗”与“翻箱倒柜”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翻动箱柜寻找东西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详细解释
打罗是由“打”和“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打”指的是翻动、寻找,而“罗”则是指箱柜、容器。打罗的意思是翻动箱柜或容器寻找东西。
(0)
诗文中出现“打罗”的诗词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

银河倒泻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

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

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

城乌啼尽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

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会稽句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

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

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大鹏矫翼翻云衢,嵩峰霁后凌天孤。

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

有时凝思家虚无,霓幢彷佛游仙都。

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

君声日下闻来久,清赡何人敢敌手。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

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0)

李广文苍水招游长乐留别山中诸子

吾侪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

盛年负剑去乡国,纵横八荒周五岳。

君不见席不暇煖突不黔,千秋万古称圣贤。

我生恨不逢二子,负书担囊随骥尾。

骐驎局蹐同驽骀,老死枥下真可哀。

故人知我爱游走,远札招邀来谷口。

谷口秋高瓜满园,思量穷老终闭门。

今朝名山兴无那,东行路打罗浮过。

罗浮仙人为葛洪,相逢别去何匆匆。

临岐赠我双白鹤,千里高飞到长乐。

到时九月秋正寒,主人苜蓿供盘餐。

饱食登高纵归目,回首故山见茅屋。

茅屋中间有阿谁,因风寄语遥相思。

嗟哉人生岂得长麋聚,白日西驰水东去。

去矣乎,去矣乎,天生我辈无贤愚,圣贤不学皆凡夫。

凡夫圣贤何所学,觉即不迷迷不觉。

一朝臭腐化神奇,典坟丘索成糟粕。

我今垂出门,安知行路难。

百里半九十,前路何漫漫。

但须另刮一双目,别来三日还相看。

(0)

偈二首·其一

?轹钻,住山斧,佛祖出头未轻与。

纵使醍醐满世间,你无宝器如何取。

阿呵呵,神山打罗,道吾作舞。

甜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