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笏板的词语解释
笏板的意思
拼音:hù bǎn    注音:ㄏㄨˋ ㄅㄢˇ
使用场景
笏板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官员或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工作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劝导他人要遵守规范,不偏离正常的工作轨道。
例句
1. 做事情要像笏板一样,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2. 他是一个很守纪律的人,工作总是像笏板一样,一丝不苟。
基本含义
指古代官员行走时所持的一种木板,用于敲击地面以示前行的节奏。比喻按部就班,依法行事。
基本解释

即笏,手板。《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马二先生 ﹞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赵树理 《刘二和与王继圣》:“有人要点戏,戏班里自然愿意,打发了个唱旦的拿了个写着戏本名目的笏板来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官员行走相关的习俗和礼仪,以及古代官员的职责和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像笏板一样,按照规定的程序做事情。2. 初中生:参观博物馆时,我看到了古代官员使用的笏板,了解到它的象征意义。3. 高中生:在学习和考试中,我们要像笏板一样,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故事起源
笏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官员们行走时会敲击笏板,以示前行的节奏。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威严,更重要的是要表明自己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工作,不偏离轨道。因此,这个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按部就班,依法行事。
记忆技巧
可以将“笏板”与官员行走时的敲击动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可以想象自己像一位官员一样在敲击笏板,以示按部就班地前行。
词语结构
主语 + 按部就班,依法行事
详细解释
笏板是古代官员办公和行走时的必备用具。它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敲锣板,通常由木材制成。官员行走时,会用笏板敲击地面,以示前行的节奏,也表示官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工作。因此,“笏板”成语比喻按部就班,依法行事,不偏离规定的轨道。
(0)
诗文中出现“笏板”的诗词

咏姬仆

我闻义仆有高永,事在河西祸汹汹。

高公一死殉封疆,仆义亦与封疆重。

为臣死忠仆死义,纲常万古同一视。

于滕复有姬公仆,节槩棱棱若符契。

姓名附见绝命辞,李子守务堪挥涕。

守务之名何独彰,庙貌且与魏竖峙。

君不记前者白莲贼,倡乱滕阳越邹峄。

妖术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

贼兵未至官辄逃,纷纷不数丞尉职。

岂无黄堂别驾尊,拥幰邹城如传客。

滕阳之令甫下车,恸哭巡城城已虚。

贼从东方破门入,横来县堂索县符。

縳令不诛三日许,手执笏板身衣朱。

再拜阖门乃雉经,凄凉官舍奴子俱。

魏竖遂以滕印完,收骸甫毕先后诛。

贼党相顾多缩颈,慷慨义烈生不如。

封疆小吏分固尔,此仆此死何其愚。

食人之禄分人忧,各为其主心非殊。

高台道傍筑京观,视彼完印功无算。

缒城之日一筐免,捷书只奏都堂彦。

锦衣世爵身上卿,尽是平民膏血换。

到今留得数空城,犹胜辽阳熊李窜。

因见近来官爵多,廉耻少,功名重,忠义小。

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

高官与大禄,愿得太平保。

凌阁拟形容,福堂享寿考。

虽有青史名,岂能及舆皂。

我今一日扶起高参军、李侍郎,堂堂正气垂风霜。

要令节义高千古,身虽磔裂名犹芳。

人生百年终一死,安能腼颜苟活坐取侯与王。

(0)

十八忠节吟三首·其三

三春芳草变斜阳,二九朝英志国殇。

赵相铭旌应早就,段卿笏板未全偿。

为颜著节皆卢使,与杜齐名独范当。

董笔未乾齐简在,肯教忠佞不分行。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