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外寝的词语解释
外寝的意思
拼音:wài qǐn    注音:ㄨㄞˋ ㄑㄧㄣˇ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人在外地过夜的情况,特别是指不在自己的家中住宿。可以用来形容出差、旅行、探亲等情况下的住宿安排。
例句
1. 出差期间,他总是外寝,很少回家。2. 他去拜访亲戚,外寝了几天。3. 旅游时,我们都选择外寝的方式,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基本含义
指在外过夜,不在家中住宿。
基本解释

(1).古代宫室之制,有正寝、内寝之别。正寝又叫外寝,为君主治事之所。《礼纪·内则》:“适子庶子见於外寝。”《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 安昌殿 为内寝, 皇信堂 为中寝,四下(疑 四合殿 )为外寝。”
(2).中门外的房屋,治丧者所居。《仪礼·丧服》:“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 郑玄 注:“舍外寝於中门之外屋,下垒墼为之,不涂塈,所谓堊室也。” 晋 潘岳 《杨仲武诔》:“ 德宫 之艰,同次外寝;惟我与尔,对筵接枕。”《宋史·隐逸传上·李渎》:“尝语诸子曰:‘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诸子同处……顷之,卒。”

延伸学习
如果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住宿相关的成语,如“宿将”、“宿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晚上,我去朋友家玩,外寝了一晚上。2. 初中生:寒假期间,我去外地参加夏令营,每晚都在外寝。3. 高中生:为了参加比赛,我需要在外寝一段时间,不能回家休息。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在古代,人们通常在家中休息和过夜。如果有人在外地过夜,就被称为外寝。由于外寝不是常态,所以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传承至今。
记忆技巧
记忆外寝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外寝拆分成两个字,外和寝,分别记忆。2. 想象自己在外地过夜的情景,联想到外寝的含义。3. 多使用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外寝由两个字组成,外和寝。其中,外是形容词,表示离开家中;寝是动词,表示过夜、休息。两个字的结合表示在外过夜,不在家中住宿。
详细解释
外寝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外指的是离开家中,寝指的是过夜的地方。外寝的含义是指在外过夜,不在家中住宿。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在外地过夜,不在自己的家中休息。
(0)
诗文中出现“外寝”的诗词

集郘亭芷升黄子寿唐鄂生及同儿食欣然有作

才难圣所慨,会合尤难谙。

喜此席上人,几尽坤西南。

不因艰危际,奚自翕且耽。

莫五别两年,此选无路参。

书丛借小住,文献思独担。

黄九读中秘,归来日朝三。

摊书忘轩冕,穿穴如蠹蟫。

唐四今端孝,尝险备苦甘。

葛绖舍外寝,高师拜迁谈。

不见止三时,莫六更出蓝。

未肯受蒙因,惟于古乎贪。

各抱千秋想,对之我何堪。

身心两衰落,理筹牛骨钻。

经年风中走,自缚真如蚕。

此集亦何幸,懒拙又见涵。

譬但分残冷,我已饫且酣。

小儿强解事,可笑不自惭。

未睹宗庙门,焉知有牛函。

长者谓可语,亦且慰白鬖。

当代大师业,吾邦迟远覃。

不知自谁氏,开先启其弇。

于今三十载,守失乃在郯。

北海无细漏,南阁有独探。

谁信嘉道来,家法多逆男。

思下牂牁兵,诐邪令受戡。

吾衰付公等,此意非狂谭。

独唶世界黑,乾坐忧如惔。

乡国盗充斥,去向迷剧骖。日夕望阡墓,我马何时?。

安得武陵溪,桃花红映潭。

放我及数君,东西对茅庵。

农间辄款户,佳日还舁篮。

道泰会有时,聊云乐瓢甔。

心长苦发短,念此殊醰醰。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