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料峭多用于描述寒冷的天气,可以用来形容冬天的严寒,也可以用来形容寒冷的气候。
- 例句
- 1. 冬天的北方常常料峭刺骨,需要多穿几件厚衣服。2. 天气一变冷,我就感觉到了料峭的寒意。
- 基本含义
- 形容天气寒冷,冷冽刺骨。
- 基本解释
[释义]
(形)〈书〉形容微寒(多指春寒)。联绵式。春寒~。(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天气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学习。例如,“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等都是与寒冷天气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出门时,我感到了料峭的寒意。2. 初中生:冬天的北方非常料峭,需要多穿几件厚衣服。3. 高中生:料峭的天气让人感到寒冷刺骨,但也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料峭的故事起源。据说,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他非常喜欢冬天的景色,特别是寒冷的天气。有一天,杨震在山上看到了一片冰雪覆盖的山峰,他感叹道:“这山峰真是寒冷刺骨啊!”于是,他用“料峭”这个词来形容这种寒冷的天气和景色。从此以后,料峭就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寒冷的常用成语。
- 英文翻译
1.[书] (形容春天的微寒) chill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料峭这个成语。可以将“料”想象成冷冻食品的意思,而“峭”则形象地表示寒冷的山峰。这样,就可以通过“冷冻食品和寒冷的山峰”来记忆料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料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料峭 liàoqiào
[chilly] 略带寒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定风波》
料峭微风
(1).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唐 陆龟蒙 《京口》诗:“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宋 楼采 《二郎神》词:“正倦立银屏,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寒风料峭透冰綃,香炉懒去烧。” 锺敬文 《海滨的二月》诗:“料峭的寒风,挟着雨丝潇洒,更令我如蛰在冬之世界。”
(2).来回摆动貌。 唐 陆龟蒙 《记事》诗:“料峭採莲船,纵横簸天浪。”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佳人鬭草,公子粧幺,鞦韆料峭,鼓吹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