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反省。《列子·仲尼》:“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於物,内观者取足於身。”
(2).即内视。道家的修养方法之一。谓不观外物,绝念无想。 宋 苏辙 《和子瞻沉香山子赋》:“收眎内观,燕坐终日。”《云笈七籤》卷十七:“ 老君 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
- 反义词
外表
- 基本含义
- 观察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 详细解释
- 内观是由“内”和“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内指内心,观指观察。内观指的是观察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内观,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提高个人修养。
- 使用场景
- 内观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和评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内观来鼓励自己在做出决策或行动之前,先仔细思考和反省,并避免冲动和轻率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内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述而第十八》。这一章中,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每天要进行三次自我反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观是一种重要的修身养性的方式。
- 词语结构
- 内观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内”和动词“观”组成。
- 例句
- 1. 我们应该经常内观,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2. 在做出决策之前,先进行内观,确保自己的行为是明智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内观”与“反思自己的内心”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内观相关的词语,如“自省”、“省察”等。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哲学和心理学书籍,深入了解内观的概念和实践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内观自己一天的行为,看看有没有做错事情。2. 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会先内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 高中生:内观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反省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内观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5. 成年人:我们应该经常内观,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