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需要批评或责备他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我们的态度严厉,语言刻薄。
- 例句
- 1. 他向学生们梳篦了一番,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 老师用梳篦的话语批评了我,我感到非常难过。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语严厉,责备他人的样子。
- 基本解释
◎ 梳篦 shūbì
[comb] 梳子和篦子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批评和责备相关的成语,例如“指桑骂槐”和“唇枪舌剑”。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今天用梳篦的话语批评了我,我要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在比赛中,教练用梳篦的话语批评了我们,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3. 高中生:老师用梳篦的言辞批评了我的作文,我要认真修改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导师用梳篦的话语指出了我的不足,我要虚心接受批评并努力改进。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宰相。相传,齐国有一位宰相名叫管仲,他在任职期间,非常严厉地批评和责备国王和其他官员。他的话语就像是用梳子和篦子整理头发一样,直接而有力。因此,人们用“梳篦”来形容他的严厉言辞。
- 英文翻译
1.kam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梳篦”与严厉的言辞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梳子和篦子整理头发,同时用严厉的言辞批评他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梳篦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具体的物品组成,形容词“严厉”通常与之相连。
- 详细解释
亦作“ 梳枇 ”。1.梳子与篦子。齿疏为梳,齿密为篦。《太平御览》卷七一四引 汉 崔寔 《政论》:“无赏罚而欲世之治,是犹不畜梳枇而欲髮之治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和尚置梳篦,亦俚语言必无用也。” 鲁迅 《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他们在磨坊里打风磨,他们在 常州 玩梳篦,又见美女,何幸如之。”
(2).梳理头发。《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 西门庆 於是坐在一张醉翁椅上,打开头髮教他整理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