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陈子昂 《春台引》:“何云木之英丽,而池馆之崇幽。”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二:“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清 魏源 《昆山别龚定庵自珍》诗:“鸣榔一回首,云木冒平 楚 。”
- 基本含义
- 云木是指云彩和树木,用来形容天空中云朵和地面上树木的景象。
- 详细解释
- 云木是一种视觉上的联想成语,用来形容天空中云朵的形状和地面上树木的繁茂。云木常用于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 使用场景
- 云木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等场景中。它可以用来形容美丽的云朵和绿树成荫的景色,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感受。
- 故事起源
- 云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美景,其中有一句“云木萧条,山川寂寥”,形容了云彩和树木的景象。
- 词语结构
- 云木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云和木。云指天空中的云朵,木指地面上的树木。
- 例句
- 1. 天空中的云木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2. 我们在山林中看到了许多美丽的云木景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云木这个成语。想象天空中的云朵和地面上的树木,形成一个美丽的景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色相关的成语,如云雾弥漫、山清水秀等,扩展对自然美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天空中的云木像是一只大鸟在飞翔。初中生:我们在郊外看到了一片美丽的云木景色。高中生:夏日的云木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以上是关于中国成语“云木”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