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谈极为迂腐,不切实际,缺乏实际的思考和行动。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不肯实际行动的人。
- 例句
- 1. 他整天只会说些阿弥的空话,却从来不去实际行动。2. 这个人的想法太阿弥了,完全不符合实际。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谈极为迂腐,不切实际。
- 基本解释
见“ 阿弥陀佛 ”。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空洞无物”、“空穴来风”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的话都是阿弥的,没有实际的意义。2. 初中生:老师总是说些阿弥的话,不切实际。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阿弥的理论,缺乏实际操作的计划。4. 大学生:他的观点太阿弥了,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困难和挑战。
- 故事起源
- 阿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列子·汤问》一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到访了一个道士,道士对他讲了很多空洞的理论,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和经验。后来,这个人把这个道士形容为“阿弥”,意思是他的言谈只是空洞的理论而已。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阿弥与佛教梵语“阿弥陀佛”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说话时只是胡言乱语,没有实际的内容,从而记住阿弥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阿弥是一个形容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
- 详细解释
- 阿弥源自佛教梵语“阿弥陀佛”,原意为“无量寿佛”。在汉语中,阿弥作为成语,指的是一个人言谈过于虚幻、不切实际,常常追求空洞的理想或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