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规模式样;格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时迈》一篇, 周公 所製,哲人之颂,规式存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景德 初,北戎请盟,欲撰答书,久亡体制。时 赵文定 安仁 为学士,独记 太祖 朝书札规式,詔撰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洪光寺》:“内圆殿一座,乃 高丽 僧所进,规式亦奇。”
- 基本含义
- 遵循既定规则或标准的模式或方式。
- 详细解释
- 规式是由“规则”和“式样”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指的是按照既定的规则或标准来进行行动或做事的模式或方式。规式强调遵循规则,不偏离既定的方向或方法。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稳妥,步骤有序,不随意变动,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规则性。
- 使用场景
- 规式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工作方法有条不紊,符合规则和标准的要求。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工作中遵循规定的流程,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中做事有章法,不随意变动。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团队的工作规式非常严谨,每个人都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来完成任务。
- 故事起源
- 关于规式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与汉字“规”和“式”本身的含义相关。汉字“规”表示规则、规范,而“式”表示样式、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规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按照规则和标准进行的模式或方式。
- 词语结构
- 规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一直坚持按照公司的规式来进行工作。2. 这个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团队成员的规式合作。3. 她的学习方法很规式,每天都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学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规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按照规则和标准走在一条线上,步伐有序,不偏离,形成了规式的模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规则、标准和模式相关的成语,如“循规蹈矩”、“刻舟求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按照老师的规式来写。2. 初中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制定了一套规式,每天都按照这个规式来学习。3. 高中生:在备考过程中,我坚持按照规定的复习计划来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备战考试。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套规式,以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