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 东晋 丞相 王导 。 西晋 末, 王导 知天下已乱,为 琅邪王 司马睿 献策移镇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 ),公元318年, 司马睿 在 建康 称帝,是为 东晋 。 王导 任丞相。 魏 晋 时尚书仆射即为丞相,故有此称。 易宗夔 《新世说·栖逸》:“ 徐 亦和云:‘人物 南朝 赌酒时,过 江 僕射是吾师。犹餘戇叟风流在,悵絶青溪数首诗。’”
- 基本含义
- 指在过江时,射中船上的敌人,比喻能力高超,出色地完成任务。
- 详细解释
- 过江仆射源自中国历史上的故事。相传,南朝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徐庶的人,他是刘备的谋士,被称为“卧龙”。当时刘备要过江攻打东吴,徐庶建议刘备派一位名叫刘禅的将军前去探路。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但并不擅长军事。徐庶给刘禅准备了一支箭,并说:“你射中敌船上的敌人,就可以证明你的能力。”刘禅接过箭,果然一箭射中敌船上的敌人,成功完成任务。从此,过江仆射成为了形容能力出色、完成任务出色的比喻。
- 使用场景
- 过江仆射常用于赞美、称赞某人在工作或学习中出色的表现。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困境中能够迎难而上,成功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 过江仆射的故事源自中国南朝宋时期,与刘备、徐庶和刘禅相关。
- 词语结构
- 过江仆射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 1. 他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出过江仆射的能力。2.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领域中是过江仆射,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刘禅射中敌船上的敌人,完成任务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刘备、徐庶和刘禅的故事,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展现了过江仆射的能力。2. 初中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真是过江仆射。3. 高中生:她在科学竞赛中获得了冠军,证明了她的过江仆射能力。4. 大学生:他在创业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困难,展现出了过江仆射的胆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