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薅草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利用他人困境或不注意谋取私利的行为。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如工作、学校或家庭。此外,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薅草也可以用来形容不忠诚的行为。
- 例句
- 1. 他是一个薅草的人,总是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捞取好处。2. 这个公司的老板经常薅草,对员工没有信任感。3. 他在朋友困难的时候没有伸出援手,实在是太薅草了。
- 基本含义
- 指趁别人不注意或者别人有困难时,自己趁机捞取好处,对别人不忠诚。
- 基本解释
除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水田自犂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而其收穫亦倍。”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説文》:薅,拔去田草也……今 山西 、 淮 西、 淮 南,皆谓刈草为薅草。” 草明 《乘风破浪》六:“地里有一群人在薅草,不知他们在乐什么,不时传过来格格的笑声。”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有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你可以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背景和起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薅草的同学玩,因为他总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拿走我的玩具。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薅草,他经常在考试前向别人借答案。3. 高中生:这个政客是个典型的薅草之人,他总是在选举前承诺各种好处,但实际上一点也不靠谱。
- 故事起源
- 关于薅草的故事,有一个古代的寓言故事:有一天,一只老鹰在空中飞翔,突然看到一只小兔子在地上吃草。老鹰想吃掉小兔子,但它不敢下去,因为它知道小兔子会逃跑。于是,老鹰想出了一个计策,它飞到一棵树上,然后故意掉下一根羽毛。小兔子看到了羽毛,以为是老鹰掉下来的,于是它害怕地逃跑了。老鹰趁机飞下来,吃掉了小兔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像小兔子一样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要像老鹰一样利用他人的困境来谋取私利。
- 英文翻译
1.weeding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田间薅草,但他并不诚实,他在偷偷地拔取别人的草,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薅草是一个动宾短语,由“薅”和“草”两个词组成。其中,“薅”表示拔取或采摘的动作,“草”表示被拔取或采摘的对象。
- 详细解释
- 薅草一词源自农田中的一种行为,意为拔取或采摘草。在成语中,薅草比喻趁别人不注意或处于困境时,自己趁机谋取私利,对他人不忠诚。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一个人的不诚信行为,即利用别人的困境或不注意来谋求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