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端,没有良好的品德。可以用在批评、教育或警示他人的场合。
- 例句
- 1. 这个人无德无义,不能相信他的承诺。2. 他的行为举止无德,一点都不值得尊敬。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道德、没有品德的人。
- 基本解释
(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左传·闵公二年》:“无德而禄,殃也。”《国语·晋语九》:“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史记·龟策列传》:“渔者利其肉,寡者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
(2).指无德行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4).见“ 无德而称 ”。
(5).见“ 无得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德相关的成语,如“有德有才”、“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欺负同学,是个无德的人。2. 初中生:那个学生考试作弊,真是太无德了。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完全没有道德可言。4. 大学生:他为了谋取私利,背信弃义,是个无德之人。
- 故事起源
- 无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篇》中,原文是“君子有德无德,有言无言”。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应该具备道德,有德行的表现,有言行的表达,而无德的人则是缺乏这些素质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没有脸上的“德”字,象征着他没有道德,没有品德。
- 词语结构
- 无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无”和“德”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无德是由“无”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一个人没有道德、没有品德。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无德的人则是缺乏这些准则和规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