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统帅军队,征战边疆,掌控战争的能力。
- 例句
- 1. 他是一位擅长御戎的将领,带领军队打了几次胜仗。2. 这位国王御戎有术,成功地统一了整个国家。
- 基本含义
- 指统御战争,征战边疆。
- 基本解释
(1).驾御军车。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左传·桓公三年》:“ 韩万 御戎, 梁弘 为右。”《左传·成公十八年》:“ 弁纠 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 杨伯峻 注:“御戎统率诸御。御戎为驾御国君戎车之御,诸御则驾一般兵车之御。”《国语·晋语三》:“以 家僕徒 为右, 步扬 御戎。” 韦昭 注:“御戎,御公戎车也。”
(2).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北齐书·高叡传》:“帝亲御戎,六军进止皆令取 叡 节度。”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战争、军事相关的成语,例如“指挥若定”、“临阵磨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位御戎的将军,他保卫着我们的国家。2. 初中生:这位历史上的名将御戎有术,带领军队打了很多胜仗。3. 高中生:只有具备御戎之才的将领,才能够统一整个国家。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了一个故事。鲁国公子夷吾娶了娥皇的女儿,但是娥皇的父亲不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夷吾带领军队征战边疆,以证明自己的能力。经过一番征战后,夷吾凯旋而归,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娥皇的父亲见到夷吾的成就后,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从此,人们用“御戎”来形容统御战争,征战边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御戎”拆分为“御”和“戎”两个部分记忆。其中,“御”可以联想为控制、驾驭,而“戎”可以联想为战争。因此,“御戎”可以理解为控制战争,统御军队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御戎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御”和名词“戎”组成。
- 详细解释
- 御,控制,驾驭;戎,指战争。御戎即是指统御战争,征战边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