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拜将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领导或者某个人的极高崇拜和信任。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事物的高度仰慕和推崇。
- 例句
- 1. 他对老板的拜将坛真是无以复加,简直是视若上宾。2. 那位演员对导演的拜将坛让人感到十分感动。
- 基本含义
- 拜将坛是指在战争时期,将领或士兵在出征前,向神明祈求保佑,表示对将领的崇敬和信任。
- 基本解释
拼音:bài jiāng tán
简介
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距离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拜将坛现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建立文管所,对其加以保护。
拜将坛主体由南北分离的两座夯土台筑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此坛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面积与古汉台接近,是当年刘邦驻汉台拜韩信为汉大将军,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时所筑。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了解更多关于战争时期的仪式和军事策略。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信仰和崇拜相关的成语,如“拜谒”、“拜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班主任的拜将坛非常深,她是我最崇拜的人。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足球队对教练的拜将坛很高,每次比赛前都会向他祈求胜利。3. 高中生:学弟学妹们对学长学姐的拜将坛真是太夸张了,简直是把他们当偶像一样崇拜。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对学校领导的拜将坛非常深,他们是我们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
- 故事起源
- 拜将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将领和士兵们常常需要面对生死考验,为了增加士兵们的士气和战斗力,将领会组织拜将坛的仪式,以此来鼓舞士兵们的斗志和信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拜将坛”与战争时期的仪式联系起来,想象将领和士兵们在战场上建立祭坛,向神明祈求保佑和胜利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拜将坛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拜”表示向神明祈求,表示崇敬;“将”表示将领,指的是领导者;“坛”表示祭坛,用来供奉神明。
- 详细解释
- 拜将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仪式。将领或士兵在出征之前,会在军营或战场上建立一个临时的祭坛,供奉神明,然后向神明祈求保佑和胜利。这种仪式旨在表达对将领的崇敬和信任,同时也是士兵们鼓舞士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