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不恭敬。《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居处不庄,非孝也。” 王聘珍 解诂:“庄,恭也。” 明 方孝孺 《赠林士恭序》:“居处不可以不庄,惧其或慢以辱亲也。”
(2).旧时书信结尾处的谦词,犹言不恭。 明 张煌言 《答唐枚臣书》:“不备不庄,统希鉴正。” 清 熊文举 《与纪伯紫书》:“谢教不庄,仰惟原宥。”
- 基本含义
- 不正派、不正直、不庄重
- 详细解释
- 不庄是指人行为不庄重、不正派,不守规矩,不遵循道德准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端正,不得体,不合适。
- 使用场景
- 不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得体,不守规矩,不符合社会道德。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行为的批评和警示。
- 故事起源
- 不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本形容音乐节奏不稳定,不庄重。后来引申为指人的行为不端正,不得体。
- 词语结构
- 不庄是由形容词“不”和名词“庄”组成的成语。
-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不庄,缺乏社会礼仪。2. 这个人一点都不庄重,总是说些不合适的话。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庄”与“不得体”这个词联系起来,因为不庄的人的行为举止常常是不得体的。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庄重、得体相关的成语,如“庄重”、“庄敬”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举止不庄,老师常常批评他。2. 初中生:他的举止不庄重,总是让人觉得他不懂礼貌。3. 高中生: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太不庄重了,完全不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