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典诰的词语解释
典诰的意思
拼音:diǎn gào    注音:ㄉㄧㄢˇ ㄍㄠˋ
基本解释

(1).《尚书》中《尧典》、《汤诰》等篇的并称。亦泛指经书典籍。《汉书·王莽传中》:“各策命以其职,如典誥之文。”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 孟坚 辞惟温雅,理多愜当。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迨已极其暴厉恣睢之能事,犹恐力有弗逮,则又文之以古昔之典誥,夸之以神武之声威。”
(2).指典章诏令一类文字。《三国志·吴志·王蕃华覈等传论》:“ 华覈 文赋之才,有过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 南朝 梁 沉约 《修定乐书疏》:“《檀弓》残杂,又非方幅典誥之书也。”
(3).指草拟诏令的官职。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近者,代言之臣未尝副吾意;若使居典誥之任,亦国华也。”

基本含义
指古代帝王颁发的有关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的重要命令或法令。
详细解释
典诰是古代帝王颁发的重要命令或法令,具有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它是帝王治国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体现统治者权威的象征。典诰往往涉及国家大事,对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有具体规定。
使用场景
典诰一词多用于描述古代帝王颁发的重要命令或法令,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重要文件或命令的颁发,表达其重要性和权威性。
故事起源
典诰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帝王制度。在古代,帝王通过颁发典诰来制定国家政策、调整军事部署、颁布法律等。典诰的颁发对于统治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维护统治者权威的手段之一。
词语结构
典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典”是动词,表示颁发、制定的意思;“诰”是名词,表示帝王的命令或法令。
例句
1. 国家元首亲自颁发了一份典诰,要求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2. 这份典诰是对优秀科学家的表彰,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典诰”与“帝王颁发的重要命令”联系起来,帝王的权威和重要命令的颁发是典诰的基本含义,通过这种联系可以帮助记忆典诰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帝王制度和帝王颁发的其他重要命令或法令,深入了解典诰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份典诰,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努力进步。2. 初中生:我们班级荣获了全市文明班集体的典诰,表示我们班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很好。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将发表一份典诰,号召全校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4. 大学生:学校领导发出了一份典诰,要求我们班级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
(0)
诗文中出现“典诰”的诗词

升平嘉宴同群臣赋诗用柏梁体

丽日和风被万方。卿云烂熳弥紫阊。

一堂喜起歌明良。止戈化洽民物昌。

蓼萧燕誉圣恩长。天心昭格时雨旸。

丰亨有兆祝千箱。礼乐文章仰圣皇。

庙谟指授靖八荒。春回丹诏罢桁杨。

河清海晏禹绩彰。百度胥饬纲纪张。

千官济济盈岩廊。天工无旷勤赞襄。

有年歌协臣所望。共期红朽答殊常。

转漕亿万充天仓。邦礼叨赞惭趋跄。

职司寅清佐垂裳。天河洗甲通蛮乡。

皇威四畅咸来王。祗承钦恤和气翔。

刑措不用民寿康。八材庀化师殳斨。

右平左墄开明堂。仰窥神策驱天狼。

膏以大泽人胥庆。帝庸作歌追虞唐。

身依云汉赓天章。恪秉训厉敦羔羊。

奉宣仁风之吴疆。九阍詄荡瞻龙光。

斗杓高掩贯索芒。图列养正亲羹墙。

黄钟大镛谐祯祥。郊衢击壤欢丰穰。

大官珍膳罗酒浆。调闲六御腾康庄。

忝预风纪凛清霜。出入玉佩声锵锵。

纳言惟允尚职详。褒忠励节感赐觞。

圜扉阒寂春草芳。拜手好生颂禹汤。

前星令望钦颙卬。终始念典用斯臧。

言模行范煇缥缃。猗欤至德日就将。

叨尘侍从恩莫量。靖共夙夜无怠遑。

梧桐生矣于高冈。紬书东观翰墨香。

三德六行为士坊。宫官备位滋悚惶。

六经义叶如笙簧。奎文焕若森琳琅。

朝朝橐笔侍御床。纪载圣治金匮藏。

频年宣室虚对扬。宸篇掞藻烛昊苍。

承华毓德成圭璋。青宫琪树栖鸾凰。

金舆导从骖云骧。罘罳流影耀璧珰。

仁波溟渤同濊汪。鸾旂乘春零露瀼。

爰赓天保矢勿忘。八表同轨来梯航。

云门磬管声喤喤。泰交天阙开春阳。

惟睿作圣金玉相。珥笔何幸日月傍。

瑞逾宝鼎兼芝房。尧樽夜醉星低昂。

在廷悦豫和宫商。滥典乐正董上庠。

治登三五休声飏。睿谟典诰同洋洋。

记神圣功臣职当。琅函瑶版书焜煌。

石渠高议芟秕糠。日侍清禁研铅黄。

愿言直节谨自防。帝心勤民重农桑。

具举细目恢宏纲。诞敷文德四国匡。

嘉禾既殖锄莠稂。屈轶朱草纷两厢。

封章问夜检皂囊。拟将劲操坚苍筤。

朝无阙事联班行。千门燎火宵未央。

升平高宴迈柏梁。

(0)

谢人墨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0)

献王大夫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诏出溪迟。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

贤臣虽蕴经邦术,明主终无谏猎时。

莫道百僚忧礼绝,兼闻七郡怕天移。

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

不信重言通造化,须臾便可变荣衰。

(0)

悼离赠妹诗二首·其一

郁郁岱青,海渎所经。阴精神灵,为祥为祯。

峨峨令妹,应期挺生。如兰之秀,如芝之荣。

总角岐嶷,龆龀夙成。比德古烈,异世同声。

厥德伊何,塞渊其虑。厥声伊何,日新其誉。

幽思泉涌,乃诗乃赋。飞翰云浮,摛藻星布。

光曜邦族,名驰时路。翼翼群媛,是瞻是慕。

匪惟见慕,善诱善导。斟酌诸姬,言成典诰

匪唯辞章,多才多巧。黼黻文绣,几微要妙。

积德弥高,用心弥奥。伊我之闇,晞妹之曜。

惟我惟妹,寔惟同生。早丧先妣,恩百常情。

女子有行,实远父兄。骨肉之思,固有归宁。

何悟离拆,隔以天庭。自我不见,于今二龄。

岂唯二龄,相见未克。虽同京宇,殊邈异国。

越鸟巢南,胡马仰北。自然之恋,禽兽罔革。

仰瞻参商,沈忧内塞。何以抒怀,告情翰墨。

(0)

七爱诗·其六白太傅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

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歘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

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

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

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

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

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

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

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

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

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

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

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0)

上黄任道

家世无双旧,材资第一良。

山川储地秀,日月合天光。

远色抵千古,洪声压四方。

道如天未丧,子让世谁当。

文斧摩空运,儒工缩手藏。

镕金斥淄石,截玉出端刚。

追复轩羲旧,裨缝典诰亡。

誇传争噍噍,问望蔚堂堂。

章甫通期冠,缁裘讵合裳。

计量遗丈引,收取竟寻常。

有渐虽宜贺,论才固在伤。

偶来官簿版,何异任牛羊。

客有装垂橐,时穷道括囊。

贫才完竖褐,义不及妻糠。

剑折终羞屈,兰移不改香。

幸偷容足地,耻学及羹墙。

同日如无善,当年尚取狂。

互乡前事在,北面有先望。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